[实用新型]定长绕线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4571.3 | 申请日: | 200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1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金胜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胜桥 |
| 主分类号: | B65H61/00 | 分类号: | B65H61/00;D04C3/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 地址: | 24207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定长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在某种情况下,对编织带的生产要求定长,无接头(例如钓鱼线),这就要求编织出来的半成品的长度必须等于或超过成品的定长。
编织带是由很多股细线编织出来的。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整个编织带以及织成编织带的各股编织线都不能有接头。在实际编织过程中,各股编织线由不同的小线筒放出,因此,只要其中一个小线筒的线放完,这根编织带的编织就完成了。这时如果其它小线筒上还有没用完的线,这些线就没有用了,也即报废了。为了减少这种报废,最好的办法是让各个小线筒上的线的长度保持一致,当一个小线筒上的线用完时,其它小线筒上的线也跟着用完或所剩无几。这就要求在将编织线卷绕到小线筒上时,做到各个小线筒上的线的长度一致。为了做到这一点,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法是在卷绕装置的转轴上安装一个感应螺钉,通过一个计数感应器来感知马达的转数即卷绕的圈数来确定小线筒上卷绕的线的长度,马达的转数则通过一个数据设定器来设定。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方法在在以下问题:
1、卷绕在各个小线筒上的线松紧不一,同样的转数放出来的线的长度误差相当大。例如,如果一个小线筒的线绕松了,则该小线筒上绕的线就较粗,在放出时,同样转数放出来的线也较长。
2、为了使放出来的线最短也能保证成品定长的需要,所以设定的数据很保守。其结果是编织出来的半成品往往比所要求的定长长很多,同样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定长绕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长绕线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和数据设定器、由电机带动的线筒固定机构、夹持在线筒固定机构上的小线筒,其特点是,还包括一组过线计数机构,该过线计数机构包括支架、转轴、过线轮、感应螺钉和计数感应器,转轴和计算感应器分别安装在支架上,过线轮安装在转轴的一端,感应螺钉安装在转轴上并与计数感应器相对应,计数感应器与数据设定器电信相连。
所述的转轴通过一对轴承套和轴承组件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调速开关,所述的数据设定器和调速开关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定长绕线机构可保证卷绕在小线筒上的编织线长度一致,从而在编织成编织带时可杜绝或减少编织线的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定长绕线机构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定长绕线机构,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2和数据设定器3、由电机带动的线筒固定机构4、夹持在线筒固定机构上的小线筒5,以及一组过线计数机构,该过线计数机构设置在小线筒5的附近,包括支架6、转轴7、过线轮8、感应螺钉9和计数感应器10。转轴7通过一对轴承套和轴承组件11安装在支架的上方,计算感应器10安装在支架的侧面,过线轮8安装在转轴7的一端,感应螺钉9安装在转轴上并与计数感应器相对应,计数感应器10与数据设定器3电信相连。在底座1上设有调速开关12,数据设定器3和调速开关1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定长绕线机构在绕线时,是将线通过瓷眼绕过线轮一周后再卷绕到小线筒上去。当电机运转时,带动小线筒转动,卷绕在小线筒上的线则拉动过线轮转动,过线轮转动一圈,计数感应器就感应一次。由于过线轮的周长是固定的,当设定好感应次数或圈数时,则同样的数据放出来的线的长度相等。这样就可保证卷绕在每个小线筒上的线的长度一致。用这种线长一致的多个小线筒编织成编织带时,就可保证当其中一个小线筒上的线用完时,其它线筒上的线也基本用完,不会发生浪费。只要根据成品定长的长度设定一个恰当的数据,就可使编织成的半成品的长度接近甚至等于成品的定长,这样就可大大降低原料线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胜桥,未经金胜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