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支撑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4496.0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6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毛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在对接焊接中用于支撑焊接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焊接机或其它焊机的对接焊接中,常存有焊缝下表面有气孔的现象以及焊缝搭接现象,致使焊机效率下降,严重影响着生产运行,这主要是由于焊接中对接间隙控制不良以及带头尾高低差过大引起的,而这又主要是由于焊接板板形不平整而产生的。通常采用一块焊接支撑台来支撑焊接板带头尾,并与夹紧台相配合,固定以及平整焊接板。
参见图1,图1出示的为原有焊接支撑台在焊接中的示意图。焊接支撑台1从焊缝背面对焊接板7进行支撑,并与夹紧台8配合对焊接板7进行固定以及平整;参见图3,焊接支撑台1内部有一盛渣槽2,盛渣槽2上部开设有宽度小于盛渣槽宽度的开口3,通常开口3间距为14mm,开口3两边的凸出部为支撑台衬板4,支撑台衬板4壁面垂直于水平面,支撑台衬板4上端面与焊接支撑台1上端面平齐。
原有焊接支撑台1主要有两方面缺陷导致焊接不良:
a.焊接支撑台1上部与焊接板7接触面积较大,在对表面状况不佳或板形边部较差的焊接板7支撑时,容易造成焊接板7与夹紧台衬板9不够充分贴合,无法平整焊接板7下抠的带头尾,产生对接间隙不良以及搭接现象(参见图2)。
b.由于焊接支撑台1的开口3较大,通常为14mm,自由状态的带头尾较长,因此对于板形表面或板形边部较差的焊接板往往会产生对接间隙不良以及搭接的现象(参见图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支撑台,其能够稳定焊接板对接间隙,有效防止焊缝搭接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焊接支撑台,其内部有一盛渣槽,盛渣槽上部开设有宽度小于盛渣槽宽度的开口,开口两边的凸出部为支撑台衬板,所述支撑台衬板上端面设置有突起。
所述开口底部向下方向宽度逐渐增大,呈喇叭形。
本实用新型在支撑台衬板上端面设置突起,减小了焊接支撑台跟焊接板的接触面积,使焊接板与夹紧台衬板能够充分贴合,提高了对焊接板的平整力度,从而稳定对接间隙,防止焊缝搭接现象;开口底部呈喇叭形,在保证焊渣正常下落的情况下可使开口间距进一步减小,从而减小焊接板自由状态的带头尾,进一步稳定对接间隙以及防止焊缝搭接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焊接支撑台在焊接中的示意图;
图2为使用原有焊接支撑台支撑的示意图;
图3为原有焊接支撑台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焊接支撑台局部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焊接支撑台支撑的示意图。
图中:1焊接支撑台,2盛渣槽,3开口,4支撑台衬板,5突起,6斜口,7焊接板,8夹紧台,9夹紧台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4,一种焊接支撑台1,其内部有一盛渣槽2,该盛渣槽2用于容纳焊接时掉落的焊渣。盛渣槽2上部开设有宽度小于盛渣槽2宽度的开口3,焊渣从该开口3落入盛渣槽2内。为保证焊渣及时下落,避免堵塞开口3,开口3必须有一定的宽度。开口3两边的凸出部为支撑台衬板4,支撑台衬板4上端面设置有突起5,本实施例突起5高度为3mm。参见图5,焊接时,焊接支撑台1对焊接板7进行支撑,并与夹紧台8相配合对焊接板7进行固定以及平整,焊接板7带头尾放置在开口3上。由于增加了3mm的突起5,减小了焊接板7与焊接支撑台1的接触面积,使焊接板7与夹紧台衬板9充分贴合,尽可能地平整了焊接板带头尾,稳定对接间隙,防止搭接现象。参见图4,开口3底部向下方向宽度逐渐增大,呈喇叭形,即底部为一斜口6。有了斜口6,在保证焊渣正常下落的情况下,开口3可进一步缩小间距,这样尽可能地减小焊接板7的自由带头尾长度,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支撑台1的平整作用,稳定了对接间隙,有效防止了搭接现象。本实施例开口间距为10mm,斜口6底端间距为22mm。
以上具体数值可根据焊接板7厚度以及焊接工艺要求进行调整。经试用证明,本实施方式基本消除了焊缝质量不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