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电磁灶壳体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4117.8 | 申请日: | 2008-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1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谋;张伟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谋;张伟钢 |
| 主分类号: | F24C15/08 | 分类号: | F24C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5003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电磁灶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灶的壳体,尤其是一种用陶瓷材料制作的电磁灶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灶的壳体是用塑料分别做成的上盖和下盖组合成的。组合成的塑料壳体既要安装整个电磁灶的电器元件和发热盘,又要同时起到支撑整个灶体的作用,是一个比较受力的关键部件。由于塑料材料具有耐热性低、老化快、容易变形、整体强度低的特征,使用一段时间后塑料组合的壳体就会产生变形。所以安装在组合成的塑料壳体中的电器元件、发热盘等特别容易产生松动、错位、甚至短路起火,给安全使用电磁灶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也是现有电磁灶突出的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对电磁灶的整体使用性能要求更加安全,使用效果要求更加新颖、完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避免以上所述的缺陷而设计的一种用陶瓷材料制作的陶瓷电磁灶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完成方法是:采用坚固耐热的陶瓷材料一次成型壳体结合复合材料底板替代现有电磁灶用塑料材料制作的上、下盖组合壳体。生产方法采用现有陶瓷制造工艺模具成型法。其结构为:壳体的上表面与侧面为一整体形状。壳体上表面有灶面板孔、控制板指示灯孔、数显孔及按键孔。壳体的内面底部设计有可方便装卸的不导磁、散热快的复合材料底板,灶体内部的电器元件、发热盘等均集中安装在复合材料底板上。复合材料底板用螺栓固定在陶瓷壳体底部。控制部分安装在壳体前部上表面留有指示灯孔、数显孔及按键孔的相应位置处。由于其特征是采用了陶瓷材料制作的,壳体结构尺寸可根据灶体使用的不同场合的需求及相应电器元件功率大小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另外,壳体还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如:形状、花色、规格、配套器具等变化而采用相应的陶瓷材料、模具形状、贴花和生产工艺完成。
本使用新型的优点是:1、陶瓷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环保。所需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很快很容易地设计和生产出相应的外形、花色和款式的产品,以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2、陶瓷电磁灶壳体不易被油污污染,易擦洗,不怕高温、不老化、不变形、灶体不滑动稳定性好。3、陶瓷电磁灶壳体不导电,保护了炉内电器元件,消除安全隐患。电器元件和发热盘集中安装在复合材料底板上,装卸方便结构牢固合理、电性能好、安全可靠。4、陶瓷电磁灶壳体外观光洁漂亮、高贵华丽、观赏性强,与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结合可烧制出如:青花、窑变、中国红等的精美器具工艺制品,不但实用性强且具有收藏价值,提高了现有电磁灶的整体档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剖面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述附图1、附图2所示意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是:用模具加工成型法,按附图1、附图2中:壳体1、灶面板孔2、导线孔3、指示灯孔4、按键孔5、数显孔6等的要求设计好模具的基本结构形状、尺寸、位置。并计算好陶瓷泥料的烧结收缩率制作好相应的凹凸模,然后在模具行腔内加入配好的陶瓷泥料使整个壳体在模具内一次成型。稍干脱模后再做导线孔3、指示灯孔4、按键孔5、数显孔6。为了防止烧结时壳体1变形,还设计有防变形的加强衬7,烧结前瓷坯应清楚各部毛刺,修补脱模划痕等缺陷,使其表面光洁平整,再烘干修整。最后贴花上釉进窑烧制,出窑冷却合格后用螺栓8固定好底板9,底面粘上四个防滑、防震橡胶脚垫10,陶瓷电磁灶壳体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谋;张伟钢,未经张忠谋;张伟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1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波分流器及设置这种分流器的油烟净化器
- 下一篇:多功能手电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