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3734.6 | 申请日: | 200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7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正平 |
主分类号: | F16L37/44 | 分类号: | F16L37/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 强 |
地址: | 4105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主要适用于旅客列车上水的给水管接头及其附加器件。
背景技术
旅客列车需要上水,特别是在中途站需要快速补水,上水站通常采用一种自动阀来实施补水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列车的注水咀大、小和位置不一,装好后的自动阀容易被压力水冲脱,导致补水作业耗时、耗力、耗水,甚至造成停车时间十分有限的旅客列车没有补水。
作业后的上水管接头需要放在水栓室内防尘,但传统的水栓很低,需要频繁蹲下弯腰作业很不方便。
传统的自动阀没有防冻设施易被冻住不能使用,有的就采用临时的解冻方法以解决燃眉之急,费时费力很不方便。
上水胶管实际上还要用做卫生冲洗水管,现有的方法是满口冲洗,即管中出来的自来水没有形成较大压力的射流,水的浪费大;天气暖和时也有用手捏住部分管口而使之产生射水的,但手的控制力度很难把握,掌握不好时会使强力射水向上空射击,对空中的高压电网线路构成重大威胁,存在严重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管接头,它用于旅客列车快速补水时连接可靠而不会被压力水冲脱,可有效提高列车的上水量;也可进一步配置相关附加器件,防止所述管接头被污染,并保证在寒季不会被冻住,有利快速补水作业,还可产生适当水压的射水用于卫生冲洗,做到节约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管接头有自动阀本体,其结构特点是,该自动阀本体前部有外套胶管,该外套胶管的后端用金属卡环密封安装在阀体前段上,所述内腔设有充压室的外套胶管管腔前部设有内腔为锥形的内套胶管且该内套胶管较大端口部位的外壁与所述外套胶管前端口内壁做成整体,并在所述外套胶管内壁与内套胶管外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与所述充压室连通;所述阀体后段用另一金属卡环同上水胶管的一端密封连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自动阀的前端增设一自力接头而构成的。参见图1,所述管接头有自动阀本体22,其结构特点是,该自动阀本体22前部有外套胶管2,该外套胶管2的后端用金属卡环5密封安装在阀体6前段上,所述内腔设有充压室4的外套胶管2管腔前部设有内腔为锥形的内套胶管1且该内套胶管1较大端口部位的外壁与所述外套胶管2前端口内壁做成整体,并在所述外套胶管2内壁与内套胶管1外壁之间形成间隙3,该间隙3与所述充压室4连通;所述阀体6后段用另一金属卡环23同上水胶管7的一端密封连接。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作业时,手持图1所示管接头快速套入列车注水咀8,使内套胶管1抱住注水咀8,同时注水咀8也进入到自动阀体中而将阀杆9顶下,打开阀门通水,实现上水作业;管接头内的冲压室4由自来水充满压力,所述间隙3中也冲满压力自来水,使内套胶管1内、外表面获得同一压强,但由于内套胶管1管内腔表面积小于管外表面积,则面积大的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利用这一特性迫使内套胶管1能紧紧地抱住注水咀8,克服了已有自动阀在作业中被压力水冲脱的现象,省时、省力、省水。由于内套胶管1的内腔口径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使它能与列车各种大小不一的注水咀吻合,接头的快速装、卸轻松自如。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在作业完成后便于收置和具备防冻及防止灰尘、秽物污染功能,在地面设置由竖管10和装在该竖管10上的横管12组成的上水栓24,所述横管12的一端为敞口而另一端为封闭端,顶杆13的一端固定在该封闭端管内一侧端面上且该顶杆13沿横管12轴向设置;所述上水胶管7的另一端经连通水管和防冻阀15同由所述上水栓24的竖管10中引出的自来水管14连接;参见图3,所述防冻阀15是在现有球阀的球阀门17上开设当该球阀门17位于关闭向时连通阀门进水口与出水口的限流小孔18或在密封圈25的密封面上开设通水限量凹槽(26)而成。
作业完成后,如图2所示,可将所述管接头(即带自力管接头的自动阀本体22)插入上水栓24的横管12中,可起到灰尘、秽物污染的作用。此时不要将管接头的前端同所述顶杆13相接插。
所述上水栓24的高度可设计为正好是站立的作业人员顺手可将管接头插入上水栓24的横管12中或从其中拔出,避免了传统上水栓室设置太低而插入或拔出胶管接头要弯腰下蹲带来的劳累,省时、省力、快捷。还可以在图2所示上水栓24的右侧再对接一个上水栓,组成双向上水栓,便于对相邻的两节车箱加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正平,未经潘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3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便携式电子播放器的支撑架
- 下一篇:管接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