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控制柱塞套裙部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3368.4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袁信;陈宏德;郭七一;韩志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奔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16 | 分类号: | F02M61/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205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喷射 系统 喷油器 控制 柱塞 套裙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控制柱塞套裙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的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如博世的产品见图1。燃油从燃油箱通过低压输油泵经低压油管进入高压共轨燃油泵,提高压力后经高压油管通入容积相对较大的高压共轨管。高压共轨管中的压力可以按需要设置并通过与柴油机缸数相同的高压油管通道与各缸的共轨喷油器的进油接头相连通。进入进油接头的高压燃油分两路;一路通过喷油器体内的燃油通道与针阀偶件相通。另一路与由控制柱塞偶件、喷油器体、密封钢球和控制柱塞套裙部密封装置围成的压力控制室相通。在喷油器电磁阀不通电时,受电磁阀弹簧力作用,密封钢球处于密封状态,压力控制室内控制柱塞截面所产生的压力加上针阀回位弹簧的压力使针阀偶件处于关闭状态,喷油器不喷油。当需要喷油时,给电磁阀通电,电磁阀产生的磁力加上压力控制室中油压顶密封钢球的力大于电磁阀弹簧弹力,吸引衔铁上移,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使密封钢球随之抬起,泻油孔打开。由于泻油孔孔径大于进油孔孔径,使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降低,针阀截面上产生的压力大于控制柱塞截面所产生的压力加上针阀回位弹簧的力,控制柱塞上移,针阀偶件开启,进行喷油。当电磁阀失电后,受电磁阀弹簧力作用,密封钢球落座处于密封状态,压力控制室中的压力升高,待控制柱塞截面所产生的压力加上针阀回位弹簧的力大于针阀截面上产生的力,针阀偶件又处于关闭状态,喷油器不喷油。
由于压力控制室的压力非常高,围成压力控制室各零件间需密封部位的密封性非常重要和关键。如有超过一定量的非正常泄漏,压力控制室无法达成设置的压力状态,喷油器将不能按设置的较理想状态工作,严重的导致无法工作。
为保证控制柱塞偶件工作时不被由于温升、高压力下控制柱塞的变形而引起控制柱塞偶件不能正常工作或卡死,控制柱塞套裙部和喷油器体间要留有一定的间隙。受结构限制,控制柱塞套裙部密封装置的结构和密封的可靠性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技术现状看,已有多种结构和相关专利发表,其主要有:直接在控制柱塞套裙部与喷油器体台阶上用软质材料(如橡胶、树脂或除铜材之外的其它软质材料)做一密封圈进行密封。其存在问题是:压力控制室的高压力会将软质材料挤入控制柱塞套裙部和喷油器体间预留的间隙中,损坏密封圈,密封不可靠,寿命低。另有在控制柱塞套裙部与喷油器体台阶上垫一有一定刚性的钢支撑环,防止压力控制室的压力将软质材料挤入控制柱塞套裙部和喷油器体间预留的间隙中。再在支撑环上用软质材料(如橡胶、树脂或除铜材之外的其它软质材料)做一密封圈进行密封。为防止可能从压力控制室通过密封件稍微漏出的许可的少量燃油滞留在密封件与支撑环之间,使软密封件上移堵塞进油孔或损坏密封圈,在支撑环上开有泻油槽。此结构对支撑环设计和制作及装配质量要求较高,因担心压力控制室的压力将软质材料挤入泻油槽,损坏密封圈,泻油槽通道只能很微小。其存在的问题是:一但由于制做或材料或工作后油污或压力波动将软质材料挤入泻油槽,使泻油槽失效,则从压力控制室通过密封件稍微许可漏出的少量燃油滞留在密封件与支撑环之间,可能使软密封件上移堵塞进油孔或损坏密封圈,使密封失效。还有将软密封圈和支撑环经装配后成为一体,支撑环无泻油槽。但其仍存在可能从压力控制室通过密封件稍微漏出的许可的少量燃油,由于压力的波动使软密封件和支撑环一起上移堵塞进油孔或损坏密封圈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控制柱塞套裙部密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控制柱塞套裙部密封装置,包括软密封圈,在所述的软密封圈下面设置有一具有一定刚性的支撑环,在所述的支撑环底面设置多个泄油槽,在所述的支撑环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泄油月牙槽,在所述的支撑环上设置有多个将所述的软密封圈扣住的止动爪。
所述的泄油槽与所述的泄油月牙槽错开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奔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奔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3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