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抛砂机护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2892.X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67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卢一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一澄;邹为群 |
主分类号: | B22C19/00 | 分类号: | B22C19/00;B22C15/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 洪 |
地址: | 412007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砂机护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设备之零件,特别涉及一种抛砂机护板。
背景技术
在生产铸钢件时,为了使铸件表面平整光洁、减少缩孔,砂箱里的型砂必需有一定的紧实性。为达到型砂紧实的效果,通常可以采用震砂机将砂箱内的型砂震实;也可以使用抛砂机将型砂甩入砂箱内,型砂以大大高于自由下落的速度被抛入砂箱内,使型砂堆积致密且与模型压紧贴合,取出模型后,型腔光滑,可保证浇铸出的铸件表面平整光洁。
抛砂机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型砂从漏砂斗落到抛轮的瓦斗中,抛轮以高速旋转,型砂从瓦斗中被甩到抛砂机护板上,再从抛砂机护板以较高的速度射入到砂箱中,保证砂箱中的型砂有一定的紧实性。
抛砂机护板为抛砂机上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其作用在于改变型砂的运动方向,使其射入砂箱内,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抛砂机罩壳的作用,避免罩壳被型砂磨擦穿孔后,型砂飞出伤人。抛砂机的电机功率一般为1~6KW,抛轮的直径一般为Φ250MM~Φ600MM、瓦斗与抛轮固定联接在一起,抛轮高速旋转,从漏砂斗落下到瓦斗的型砂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全部射到抛砂机护板上,并由其改变方向而射入砂箱内。在工作过程中,抛砂机护板既承受冲击力,还要承受型砂的磨擦。一般球墨铸铁的护板用不到3个小时就因磨损而报废了,即使是采用粉末冶金烧结而成抛砂机护板,平均也只能用4~6小时左右,而且粉末冶金组份硬,遇到型砂中有未清理的废钢,极易擦伤抛轮和罩壳,引发安全事故。其他耐磨材料的制成的抛砂机护板,最长使用时间不到8小时。这样停产更换频繁,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抛砂机的工作效率,增加设备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砂机护板,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使用寿命40小时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抛砂机护板,它是具有与抛砂机形状相适应的弧形板,它的组份是以碳钢为基材,在其上加工有合金熔覆层,所述的弧形板的基材厚度为5~10MM,所述的弧形板的合金熔覆层的厚度为1~3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合金熔覆层的熔深为0.2MM~1MM,所述的合金熔覆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的合金熔覆层的组份为合金粉末与粘结相合金粉末。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合金熔覆层合金粉末为碳化钨粉,所述的合金熔覆层粘结相合金粉末为镍62粉末混合物。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碳化钨粉为66%~70%碳化钨粉,所述的镍62粉末混合物为30%~34%镍62粉末混合物。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基材为45#碳钢或40Cr碳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弧形板的板宽为115~125MM,所述的弧形板的半径为300~330MM,所述的弧形板的中心角为120°。
上述抛砂机护板的生产方法,它是先将耐磨合金粉末与粘结相合金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将基材板裁剪为所需的形状,并采用激光熔覆机加工完成,激光熔覆机为功率为5000瓦的二氧化碳激光发生器,产生的光斑为5MM,射到工件上的瞬间温度为3000度以上。
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抛砂机护板采用在碳钢基材上熔覆一层合金粉末层,通过冶金熔合过程使熔层与基材与完全熔合在一起,结合牢固,不脱落,使抛砂机护板的其耐磨性能大大增加,较之一般耐磨性较好的铸铁和粉末冶金烧结的组份而言,其碳钢组份的基材韧性较好,又大大改善了板材的整体耐冲击性能。能承受高速型砂的冲击,增强了耐磨性,使用寿命达40小时以上,降低了更换频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抛砂机护板的耐冲击性能大大增强,即使抛砂机护板被磨穿,也可避免其碎裂成残片飞出伤人,造成安全事故,即使遇到瓦斗爆裂等意外事故,也可避免整个抛轮的损坏,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抛砂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抛砂机护板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抛砂机护板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抛砂机护板俯视图。
图中:
1-漏砂斗,2-瓦斗,3-砂箱,4-型砂,5-罩壳,6-抛砂机护板,7-抛砂轮,8-合金熔覆层,9-基材,10-熔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一澄;邹为群,未经卢一澄;邹为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