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自动防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2809.9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5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廖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向明 |
主分类号: | B60J11/02 | 分类号: | B60J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1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自动 防护罩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护装置。尤其是能电动伸展和收回,带两翼张开遮盖的自动防护罩。
背景技术
露天停放汽车越来越多,防尘和保护车身需要防护车罩,在强阳光下更需要防护罩遮阳隔热。现有的汽车防护罩,有各种全手动的,有能实现自动收回的,但当要展开时,均需由人工来展开并覆盖在车体上,使用时诸多不便。也有如中国专利号200420051158.3的汽车电动遮阳罩,其由动力传导钢片推动,存在实施难度较大,且车室两翼无遮挡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电动伸展和收回的汽车防护罩,并有自动张开和收折的两翼,能可靠实现全自动运行的汽车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汽车自动防护罩由如下几部分组成:控制装置、驱动机构、拉绳、罩布、拉绳滑道、罩布卷收机构、翼布收展机构。驱动机构为减速电机驱动,控制装置带有温度、光感传感器,可设置为自动工作模式,也可以手动控制、无线遥控,在停车后需要罩车时即自动罩车。罩车工作原理如下:罩布卷收机构置于车一端,驱动机构置于汽车另一端,拉绳滑道设置于车顶两侧、前后挡风玻璃两边,可以是替代原有胶条、饰条的配适条,亦可为单独设置的拉绳滑道。拉绳一端与罩布出端的拉线相连,另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拉绳在拉绳滑道内前后滑动。当需要罩车时,驱动电机旋转,拖动拉绳,拉绳牵引罩布前端的拉线将罩布从罩布卷收机构的卷筒内拉出,拖动主罩布从车的一端盖至另一端,将车顶及前后挡风玻璃罩住。然后,两翼罩布在翼布收展机构的撑杆运动作用下向汽车两侧展开,从而将车身两侧也给罩住。这样,整个驾驶室的顶部、前后方及两侧都被全部遮盖住。防护罩收回时,翼布收展机构先将两翼罩布收折至主罩布上,然后罩布在罩布卷收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卷筒内,拉绳拉至罩布卷筒端,隐藏于滑道内,不影响车体外观。伸展及收罩整个过程可全为自动。
本实用新型汽车自动防护罩,其主罩布、翼罩布均可为上下两层,见图5,外观更好,防晒隔热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汽车自动防护罩,最合适为新车配置,能方便地实现车载全自动罩车;安装于现有车上时,罩布卷收机构可安装在车尾箱内,不影响车的外观;也可设计为尾翼型外壳,安装在后尾箱上;
本实用新型汽车自动防护罩,在用作整车护罩时,设计一开合机构,隐藏安装在保险杠内,滑道延伸至车体两端,罩布从一端拉至另一端,实现全车遮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轿车的自动防护装置。在需要时防护罩将自动伸展出来,不需要时能自动收回去,带有能自动张开和收折的两翼,覆盖汽车驾驶室时可达到遮阳防晒的效果,当覆盖整车时还能起到各种防护的作用。既可在新车上配套安装,也可在现有的车上加装。可全自动地运行,实施容易,造价较低,运行可靠,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在尾箱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罩布拉出过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罩布全部拉出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罩布和两翼布展开遮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下两层的主罩布和两翼布展开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罩布和两翼布展开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绳、滑道、罩布拉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翼布展开过程撑杆运动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方式翼布收回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方式翼布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方式翼布收回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簧方式翼布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布拖动电机、2主拉绳、3罩布拉线、4撑杆、5罩布、5-1主罩布、5-1-1下主罩布、5-1-2上主罩布、5-2翼罩布、5-2-1下翼罩布、5-2-2上翼罩布、5-3弹性边布、6自卷罩布筒、7拉绳滑道、8电动尾箱开合器、9连接块、10撑杆滑槽、11滑轮、12翼布拉线(12-1侧段、12-2中段、12-3侧段、12-22环型段)、13弹簧、14卷线轮、15定位块、16罩布转轴、17翼布拉线电机、18翼布拉线轮、19翼布拉线传动轴、20车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向明,未经廖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