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力抽风型煤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2665.7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7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时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时雍 |
主分类号: | C10L5/34 | 分类号: | C10L5/34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270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力 抽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体燃料,尤其是一种型煤。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民用型煤一般为体内设有通风孔的块状柱体。家用型煤通常为直径12cm的圆柱体,体内分布有12个的通风孔,俗称蜂窝煤或藕煤。由于12个通风孔呈阵列状排列,孔径较小,孔与孔之间厚薄不一致,所以这种蜂窝煤燃烧时送风量不够,燃烧不充分火力不够大;也容易造成燃烧不完全,出现“黑心”,造成资料浪费。另外,由于现在煤资源紧缺,原煤价格日渐攀升,型煤制造商为了追求利润,在制造型煤的时候,掺入大量黄泥,而减少原煤用量,有的甚至缩小型煤规格,这样势必进一步降低型煤的使用效果,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型煤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时既能增加送风量,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火力,同时也能使燃烧更加完全,不出现“黑心”的型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强力通风型煤,在其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大口径通风孔和多个小口径通风孔,大小通风孔在型煤内至少呈内、外两圈沿圆周均匀分布。
型煤中心具有一个直径为型煤直径1/4左右的大口径通风孔。
型煤上通风孔呈内、中、外三圈排列,中圈通风孔中具有数个直径为型煤直径1/5左右的大口径通风孔。
所述型煤直径为114mm-2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型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大口径通风孔,燃烧时能增大送风量,提高火力;通风孔在型煤上至少呈内、外两圈沿圆周均匀分布,使孔与孔之间间隙均匀,可以使型煤燃烧时更加完全,燃烧后不会出现“黑心”,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114mm型煤的俯视图;
图2为120mm型煤的俯视图;
图3为130mm型煤的俯视图;
图4为150mm型煤的俯视图;
图5为205mm型煤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型煤直径为114mm,内圈直径为36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直径为78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直径为24mm的通风孔1,外圈直径为86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上的通风孔1与外圈上的通风孔2呈交错状分布。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型煤直径为120mm,型煤中心有一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内圈直径为44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直径为82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直径为26mm的通风孔1,外圈直径为92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上的通风孔1与外圈上的通风孔2呈交错状分布。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型煤直径为130mm,型煤中心有一个直径为28mm的通风孔,内圈直径为54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五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直径为94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五个直径为24mm的通风孔1,外圈直径为102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五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上的通风孔1与外圈上的通风孔2呈交错状分布。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型煤直径为150mm,型煤中心有一个直径为38mm的通风孔,内圈直径为70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六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直径为110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六个直径为26mm的通风孔1,外圈直径为120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六个直径为16mm的通风孔2,中圈上的通风孔1与外圈上的通风孔2呈交错状分布。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型煤直径为205mm,型煤中心有一个直径为52mm的通风孔,内圈直径为98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七个直径为28mm的通风孔1,中圈直径为158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七个直径为28mm的通风孔1,外圈直径为166mm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七个直径为20mm的通风孔2,中圈上的通风孔1与外圈上的通风孔2呈交错状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时雍,未经陈时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6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