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像采集、传输和记录一体化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2344.7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成;鲁新平;廖斌;罗宇谦;李剑武;张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高新开发区迪内斯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2 | 分类号: | H04N7/22;G01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采集 传输 记录 一体化 设备 | ||
1、一种图像采集、传输和记录一体化设备,其特征是:它含有高帧频图像信号高精度采集、光纤远程传输、实时图像记录和显示三大功能模块,第一模块(18)中的光藕隔离器(6)的输出端依次接高帧频成像器(1)、信号驱动器(2)、信号调理器(3)、信号差分器(4)、模数转换器(5),模数转换器(5)的输出与光藕隔离器(6)的输入端相接,同时光藕隔离器(6)的输出又反馈到模数转换器(5)的另一输入端,光藕隔离器(6)的另一输入端与采集与数字化时序逻辑器(7)、前端缓冲存储器(8)输入端相接;第二模块(19)中的高速串行通信发送端时序控制逻辑器(9)、串行通信发送器(10)、光电转换器HFBR-1119(11)的输入端相接;一条光纤传输线输入端连接光电转换器(11)的输出端,光纤传输线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转换器(12)的输入端;光电转换器(12)的输出端依次接串行通信接收器(13)、串行通信接收端时序控制逻辑器(14);第三模块(20)中的接收缓冲存储器(15)、控制逻辑合成电路(16)、图像记录显示与分析器(17)的输入端相接,而控制逻辑合成电路(16)的输出又反馈到接收缓冲存储器(15)的输入端;第一模块(18)的前端缓冲存储器(8)与第二模块(19)的高速串行通信发送端时序控制逻辑器(9)相接,第二模块(19)的时序控制逻辑器(14)与第三模块(20)的接收缓冲存储器(15)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高新开发区迪内斯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高新开发区迪内斯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3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垄器
- 下一篇:一种替换手机排线的光电装置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