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多绕组变压器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2323.5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俊;龙谷宗;黄登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2001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绕组 变压器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尤其涉及一种多绕组中小型变压器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变压器线圈型式是各绕组分离的,先分别制作单个的变压器绕组,进行整形处理,然后按顺序将线圈套在铁心心柱上,最后通过压紧装置将线圈紧固。但是,这种结构型式的线圈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为保证套装方便,各绕组之间需留有适当的间隙,这样会增加线圈的径向尺寸,增加变压器成本;二是在线圈套装过程中绕组之间可能碰伤,破坏绕组表面绝缘;三是各绕组套装在一起不会太紧凑,线圈强度和稳定性不高,在外界振动和绕组自身电动力的作用下,特别是在短路电流的冲击下可能造成绕组变形或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质量可靠的一体化多绕组变压器线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多绕组变压器线圈,在内绝缘筒上通过内轴向撑条绕制有内线圈,在所述的内线圈外表面套有开口绝缘筒,所述的开口绝缘筒通过外轴向撑条绕制有与所述的内线圈同轴的外线圈,在所述的内绝缘筒和所述的内线圈之间、所述的开口绝缘筒和所述的外线圈之间分别形成有油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体化多绕组变压器线圈,采取在线圈绕制时直接将各绕组绕制在一起,做成一体化线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变压器线圈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减轻重量;避免了线圈套装过程中绕组之间可能碰伤;线圈强度和稳定性高,抗短路电流冲击能力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质量可靠的一体化多绕组变压器线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一体化多绕组线圈纵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在内绝缘筒1上通过内轴向撑条2绕制有内线圈4,在内线圈4外表面套有开口绝缘筒5,开口绝缘筒5通过外轴向撑条6绕制有与内线圈4同轴的外线圈8,在内绝缘筒1和内线圈4之间形成有内油道3,在开口绝缘筒5和外线圈8之间形成有外油道7。
参见附图,采取在线圈绕制时直接将各绕组绕制在一起,做成一体化线圈。在内绝缘筒1上绕制内线圈4,内线圈4绕好后按图纸布置内轴向撑条2,然后将开口绝缘筒5套在内线圈4外表面,在开口绝缘筒5开口接触部位均匀涂上胶水,然后用锁带拉紧,待其固化后拆掉锁带再在开口绝缘筒5和外轴向撑条6上绕制外线圈8,重复操作直至绕好整个线圈,最后将绕好的一体化线圈放到专用的油压整形装置上对整个线圈进行整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