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加热沥青混凝土拌合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2242.5 | 申请日: | 200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9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征 |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5/46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易炳炎 |
| 地址: | 415907湖南省常德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沥青 混凝土 拌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路面修筑和维护的机械设备,特别是一种电加热沥青混凝土拌合机。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较普遍采用的路面。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大多采用柴油、重油或煤粉灰加热拌合,其缺陷是耗油量较大、热效率低和拌合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同类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沥青混凝土拌合机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①若干根红外线电加热管密布在筒体外壳和拌合筒之间,对砂石料和沥青混凝土拌合加热,发电机组提供电源。②石棉隔热层设置在筒体外壳和红外线电加热管之间,防止热量散失。③利用温控装置适时控制拌合筒内温度,致使砂石料的烘干温度和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均符合工艺要求。④利用液压装置控制筒体前端的上倾和下斜,上倾时为砂石料烘干,下斜时为沥青混凝土拌合。⑤驱动电机带动连为一体的轴和叶片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实现砂石料烘干或沥青混凝土拌合。⑥加工合格后的沥青由沥青注入口注入沥青并与烘干后的砂石土进行拌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①减少了拌合时的排放污染,净化了环境;②作业时热效率较高,节约了能源;③运输方便,操作便捷,是一种较理想的中小型沥青混凝土热拌机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筒体上倾(砂石料烘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筒体下斜(沥青混凝土拌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若干根红外线电加热管(7)密布在筒体外壳(1)和拌合筒(4)之间,石棉隔热层(5)设置在筒体外壳(1)和红外线电加热管(7)之间,活动门(19)置于筒体外壳(1)上,温控装置(18)置于筒体外壳(1)的后部;排气口(2)、沥青注入口(6)、沥青混凝土出料口(11)和砂石土进料口(17)穿过筒体外壳(1)与拌合筒(4)相通,拌合筒隔板(3)将拌合筒(4)隔为两部分,拌合筒(4)中主轴(9)上固有若干对拌合叶片(8),主轴(9)的两端分别和驱动电机与减速箱(16)、耐高温轴承(10)相连;由手动油缸和液压控制装置(14)控制的2个倾斜油缸(13)与筒体外壳(1)相连;筒体外壳(1)的一端与底座后支架(15)相连,倾斜油缸(13)、手动油缸和液压控制装置(14)和底座后支架(15)安装在底座(12)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砂石土烘干:
①将砂石土从砂石土进料口(17)装入拌合筒(4)中;
②利用手动油缸和液压控制装置(14)驱动倾斜油缸(13)前伸,致使筒体外壳(1)上倾;
③使红外线电加热管(7)通电工作,温控装置(18)进行拌合筒(4)内的温度监控;
④驱动电机与减速箱(16)动作,致使主轴(9)和拌合叶片(8)逆时针旋转,砂石土进行烘干拌合,此时产生的水气、粉尘等从排气口(2)排出。
2、沥青混凝土拌合:
①利用手动油缸和液压控制装置(14)驱动倾斜油缸(13)回缩,致使筒体外壳(1)下斜,烘干后的砂石土进入拌合筒(4)的下部,温控装置(18)进行拌合筒(4)内的温度监控;
②使红外线电加热管(7)通电工作;
③驱动电机与减速箱(16)动作,致使主轴(9)和拌合叶片(8)顺时针旋转;
④将加工合格的沥青从沥青注入口(6)喷进拌合筒(4)中,此时沥青混凝土在电加热的情况下拌合;
⑤拌合的沥青混凝土由沥青混凝土出料口(11)排出。
3、停机时,开启活动门(19),进行清理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征,未经王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2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