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语音识别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1644.3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导;葛仁北;汪学利;朱健文;陈日新;毛松;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8 | 分类号: | G10L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识别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识别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语音识别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在PC机上已经很成熟,但基于单片机的语音识别控制器的研究还是刚刚开始。台湾凌阳公司的16位单片机SPCE061A提供了基本的语音识别函数库,但由于识别率不高;一般只有50%左右、控制距离一般在50CM内效果较好。因此利用凌阳公司的基本语音识别库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演示,并不能应用于实际产品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正常说话音量条件下,识别率可达到85%以上、控制距离可达10米的语音识别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有电源模块、拾音电路、单片机、及用户信息提示接口电路,拾音电路、用户信息提示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相连;电源模块与各需电部分连接;还包括有音频处理电路,对拾音电路获得的语音信号进行放大、滤噪的音频处理电路连接于拾音电路与单片机之间。
所述的拾音电路在不同方位设置有若干个电容式拾音头。
所述的音频处理电路由音频信号接收部分、调节接收距离部分和调节消除噪音效果部分构成。
还包括有一大功率用电设备控制接口电路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型号为SPCE061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拾音方面增加拾音头的数目,同时改传统的驻极式的拾音头为电容式拾音头,使语音信息的采集不受角度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识别率。
2、在拾音电路后面增加音频处理电路,用于消除周围环境的噪音,将远处的微弱有用语音信号放大;提高了控制距离。
3、增加了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控制接口。
4、通过软件算法和硬件电路设计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一个多路输出控制器,可同时控制多种用电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语音识别控制器结构框图;
附图2是现有语音识别控制器拾音电路电路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语音识别控制器拾音电路电路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语音识别控制器音频处理电路电路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语音识别控制器大功率用电设备控制接口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2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语音识别控制器包括有电源模块1、拾音电路2、单片机3、用户信息提示接口电路4、音频处理电路5及大功率用电设备控制接口电路6,用户信息提示接口电路4、大功率用电设备控制接口电路6与单片机3相连;对拾音电路2获得的语音信号进行放大、滤噪的音频处理电路5连接于拾音电路2与单片机3之间。电源模块1与各需电部分连接。
拾音电路2在不同方位设置有若干个电容式拾音头。音频处理电路5由音频信号接收部分51、调节接收距离部分52和调节消除噪音效果部分53构成。前述单片机3型号为SPCE061A。
此外,通过控制器软件算法和硬件电路设计相结合的办法可实现一个多路输出控制器,可同时控制多种用电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多个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检测的实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