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座厕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1176.X | 申请日: | 2008-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梓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敏 |
| 地址: | 510010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座厕、小便器功能的一体化座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男士专用的小便器,主要有挂墙式和座立式,其缺陷是冲洗后清洁不彻底,给公共或家庭洗手间的卫生清洁带来极大的困扰;另外,现有小便器的安装往往都是完全凸出于安装面,如墙面之外,这样就大大占用了设计空间,当安装小便器时,对洗手间的空间尺寸要求较高。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缺陷研制了一种旋转式小便器(申请号为200720053838.2),该小便器清洗方便,占用空间小,美观实用。但是,目前的座厕和男士专用小便器通常是分别需要安装在不同的位置,一般家庭虽然有安装小便器的普遍需要,但因为卫生间的空间不够,那么男士小便也只能迁就使用座厕或蹲厕,其结果仍然是水花四溅,异味满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座厕,可以集座厕和小便器的功能于一体,结构新颖,安装、清洗方便,占用空间小,美观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一体化座厕,包括座厕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厕主体的背部固定安装在墙体上;在该墙体上还嵌装有旋转式小便器:所述的旋转式小便器包括内胆、外壳,所述的内胆嵌装在外壳内,二者之间设有可使内胆绕竖直轴在外壳内转动的旋转机构;所述的内胆位于所述的座厕主体上方。当旋转式小便器的内胆旋转使其正面朝外正对使用者时,本实用新型实现小便器功能,当内胆正面转入外壳内部时,本实用新型实现座厕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的旋转式小便器的内胆背部还安装有与所述的座厕主体相配套的座厕垫板,所述的座厕垫板底部可以铰接在所述的内胆背部,当内胆正面转入外壳内部后,放下座厕垫板,便可以正常使用座厕。
所述的旋转式小便器的内胆背部还可以同时安装有与所述的座厕主体相配套的座厕盖板,所述的座厕盖板位于座厕垫板与内胆背面之间,当座厕使用完毕后,有必要时还可以盖上座厕盖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竖直方向的转动轴,即所述的内胆与外壳之间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从而实现内胆在外壳内转动的目的,此设计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动轴与所述的内胆背面之间的距离a最好等于转动轴与墙体外壁之间的距离b,则当内胆旋转使其背面朝外时,其背面与墙体外壁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外观整洁,不占用空间。此时,就可以放下安装在内胆背面的座厕垫板使用座厕,同时内胆的正面也可以在外壳里面得到充分的清洗。
所述的转动轴与所述的内胆正面外缘的距离c最好大于或等于转动轴与座厕主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d,即当小便器的内胆正面正对使用者时,内胆的外缘尽量靠近座厕主体的外缘,也就是尽量离使用者近一些,从而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墙体内还嵌装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位于旋转式小便器的上方,所述水箱的长度方向沿墙体的厚度方向布置,达到有效利用空间的目的。
所述的外壳包括顶面、底面、背面和二侧面,构成半封闭式结构,所述内胆的下部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在外壳的底面上,内胆的上部也可以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在外壳的顶面上,也可以直接通过转动轴与墙体连接。
所述的内胆与外壳的下方连接处的转动轴为空心的,该转动轴同时作为连通内胆与下水道的排水管;位于转动轴内侧的外壳底面上还设有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将旋转式小便器与座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旋转式小便器的内胆可以在外壳内旋转,使内胆正面背离外部环境,且使用完毕后可对内胆进行彻底清洗,净化和美化了环境;并且,使用者小便时,让通常有的尾液不是掉在地面上而是掉在座厕里面,使得卫生间在无需专人值班也能保持卫生清洁;另外,因为小便器与座厕的安装是在同一位置,得以让二者占用的空间减半,节约可贵的房产资源,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也使得普通家庭安装小便器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座厕实现小便器功能时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座厕实现小便器功能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座厕实现座厕功能时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梓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梓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聚体可溶抗体与其产生及使用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