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51094.5 | 申请日: | 2008-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孙留诚;张福龙;张远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Q7/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延喜 |
| 地址: | 510663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覆盖 系统 及其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覆盖系统的隐蔽化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覆盖系统及其机箱。
【技术背景】
构成移动通信覆盖系统一般包括通信设备和天线,通信设备将来自与天线不在一处的其它通信设备的信号进行转换后馈入天线进行覆盖,或者在信号上行时沿相逆的路径进行传输。这类通信设备的共同特点首先是与天线处于同一区域相邻近设置,且通过线缆与天线连接;其次在于将一个来自基站(有时通过中间通信设备进行处理)的信号进行格式转换、放大、滤波等处理后,转换成射频信号馈入天线。典型的覆盖端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塔顶放大器、干放、直放站、射频拉远系统的射频拉远单元以及其它诸如馈电器等辅助设备。
以往由于技术限制的原因,该类通信设备的体积往往较大,因而只能置于地面上,与在高处的天线之间的线缆连接便成为必需。复杂的线缆连接会影响覆盖系统的整体观感,而且,也会导致施工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足,更重要的,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型的天线及复杂的覆盖系统被视为一种高辐射源而受抗拒,严重影响运营商的工作开展,也必然影响生产商的市场竞争力。
因而,业内人士近几年加大了对天线进行隐蔽化设计的投入,以期通过对覆盖系统进行隐蔽化设计来降低上述不良影响。但是,根据申请人在国内外专利数据库所检索的结果来看,目前尚未有较完整的技术方案出现,公知的覆盖系统依然是地面的覆盖系统与高空的天线相结合的结构。
由于集成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设备越趋小型化,为申请人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覆盖系统,满足覆盖系统的隐蔽化设计和高度集成化设计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覆盖系统的机箱,以供覆盖端通信设备与天线进行集成且实现较好的隐蔽效果。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覆盖系统,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将覆盖端一体化集成,包括:
天线,用于完成下行信号覆盖和上行信号接收;
覆盖端通信设备,作为基站端通信设备与天线之间的信号的中间处理设备;
散热装置,用于对覆盖系统本身进行散热;
机箱,具有:容置空间,用于收容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第一外侧面,固设所述天线;第二外侧面,固设所述散热装置;通信接口,连接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与基站端通信设备;
线缆,穿越所述机箱,连接天线与覆盖端通信设备。
所述机箱设有通孔供该线缆穿越,该通孔置于天线与第一外侧面的重合处。
所述机箱呈方体,包括相互铰设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具有所述第一外侧面,后盖具有所述第二外侧面。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若干个装设在后盖第二外侧面上的散热齿。
所述天线为平板天线。
所述天线包括至少两个辐射单元、装饰保护罩和金属反射板,辐射单元阵列式设置在该金属反射板上,装饰保护罩装设在金属反射板上以盖设辐射单元。
所述金属反射板为所述机箱前盖。
所述后盖上开设有维修窗口,该维修窗口还铰设有盖件。
所述前盖与后盖的吻合处设有橡胶密封胶条。
所述机箱设有挂件。
所述覆盖端通信设备包括干放、塔顶放大器、直放站、射频拉远单元、馈电器中任意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用于一体化覆盖系统中集成其天线和覆盖端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铰设的前盖和后盖,前盖具有一通孔,后盖具有散热齿,后盖上并设有一维修窗口,该维修窗口与一盖件相铰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使天线和覆盖端通信设备进行了很好的集成,实现了覆盖系统的一体化隐蔽设计,改良覆盖系统在人们心目中已形成的不良印象,结构上轻便紧凑,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覆盖系统的立体图,主要示出前盖部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覆盖系统的立体图,主要示出后盖部分;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箱的前盖和后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0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电动工具开关的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