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气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51028.8 | 申请日: | 2008-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邓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明 |
| 地址: | 523935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气门装置。
背景技术:
节气门装置是发动机系统的重要部件,其一端连接空气滤清器,另一端连接发动机缸体,节气门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载或转速变化相应地调节开度,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以满足发动机的工作性能要求。
现有的节气门装置,包括节气门本体、节气门轴和节气门碟片,节气门本体开通有进气通道,节气门轴穿过节气门本体左端的进气通道并与节气门本体轴接,节气门碟片固接在节气门轴上且置于进气通道内。采用这种结构的节气门装置,其进气通道的孔径不变,在发动机负载或转速发生变化时,节气门装置调节相应的开度,通过节气门装置的单位空气流量随之发生变化,但由于进气通道的空气流通截面积不变,使得通过节气门装置的空气流速变化很小,因此无法满足发动机负载或转速发生变化时所需的空气流量,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节气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气门装置,包括节气门本体、节气门轴和节气门碟片,所述节气门本体开通有进气通道,节气门轴穿过节气门本体左端的进气通道并与节气门本体轴接,节气门碟片固接在节气门轴上且置于进气通道内,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碟片旋转通道、气体加速通道和气体入口通道,所述碟片旋转通道位于进气通道的左端,气体入口通道位于进气通道的右端,气体加速通道位于碟片旋转通道和气体入口通道之间,碟片旋转通道的孔径与节气门碟片的直径相适应,气体入口通道的孔径大于气体加速通道的孔径。
所述节气门轴与节气门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进气通道包括碟片旋转通道、气体加速通道和气体入口通道,利用文氏管原理,将气体入口通道的孔径设置为大于气体加速通道的孔径,空气流入气体入口通道后将突然加速进入气体加速通道,流速加快后的空气再经碟片旋转通道进入发动机缸体,从而可以满足发动机负载或转速发生变化时所需的空气流量,保证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考附图1,一种节气门装置,包括节气门本体2、节气门轴1和节气门碟片3,所述节气门本体2开通有进气通道8,节气门轴1穿过节气门本体2左端的进气通道8并与节气门本体2轴接,节气门碟片3固接在节气门轴1上且置于进气通道8内,所述进气通道8包括碟片旋转通道5、气体加速通道7和气体入口通道6,所述碟片旋转通道5位于进气通道8的左端,气体入口通道6位于进气通道8的右端,气体加速通道7位于碟片旋转通道5和气体入口通道6之间,碟片旋转通道5的孔径与节气门碟片3的直径相适应,气体入口通道6的孔径大于气体加速通道7的孔径。
所述节气门轴1与节气门本体2之间设有密封圈4。密封圈4用于防止进气通道8内的空气泄出。
本实用新型利用文氏管原理,将气体入口通道6的孔径设置为大于气体加速通道7的孔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流入气体入口通道6,然后从气体入口通道6突然加速进入气体加速通道7,流速加快后的空气再经碟片旋转通道5进入发动机缸体,从而可以满足发动机负载或转速发生变化时所需的空气流量,保证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也可保证发动机内混合气体的充分燃烧,减少废气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体成型过程中的装粉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铸铁砂箱改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