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48348.8 | 申请日: | 2008-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卓晖 |
| 主分类号: | F23D14/36 | 分类号: | F23D14/36;F23Q3/00;F23N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510665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环保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能源供需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对环保工业日益重视,新的烟气排放标准降低了烟尘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由于国家政策对排放要求的提高和各种燃气的大量应用,研制低氮氧化物的燃烧器将成为节能和环保的需要。
现有的燃烧器,使气体燃料与空气充分的混合,在合适的过氧空气系数下完全燃烧,可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目的。另外,还有采用分割火焰的方法,将一台大的燃烧器分成若干台小的燃烧器,由于火焰变小,散热面积增大,燃烧温度降低、火焰的高温区变小,使得烟气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缩短,从而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此方法在大型锅炉应用较广。还有采用浓淡燃烧的方法,将一台加热炉内的燃烧器分成两组,一组为贫氧燃烧,由于供风不足燃烧不完全所以烟气中氧的含量很低,氮氧化物生成也很少;另外一组为富氧燃烧,由于燃料不足,所以火焰的温度不高,生成的氮氧化物很少,两组燃烧器的燃烧产物在炉膛内互补从而达到完全燃烧的目的。
但是,上述方法大都单独使用,环保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燃烧器,综合应用多种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方法,将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火管和炉膛;还包括:风机,与所述燃烧火管连接,所述风机包括前涡壳,叶轮,后涡壳;电动机,与所述风机相连,用于带动所述风机的叶轮旋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炉膛与所述燃烧火管相连,所述炉膛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燃烧火管直径的三倍。
所述风机的前涡壳内部设有弧型导流筋,用于使进入所述燃烧火管的空气旋转。
所述的燃烧火管包括:火焰筒、旋风盘、点火装置、主气管、辅助气管以及气管连接法兰;所述主气管位于所述火焰筒内的中心,所述辅助气管与所述主气管连通且位于主气管的外侧,所述旋风盘位于主气管之上,用于将火焰稳定在所述火焰筒的头部,所述气管连接法兰与所述火焰筒相连,所述点火装置安置于所述主气管的前端。
所述燃烧火管的外围还连接有火焰探测器。所述点火装置是用于产生高温电弧点燃可燃气体的点火变压器。
环保燃烧器还包括风机调节装置,其包括风门调节器、调风筒和进风筒,所述风门调节器与所述调风筒相连,所述调风筒与所述进风筒相连;所述风机调节装置与所述的风机相连,用于调节进入风机的空气量。环保燃烧器还包括与所述电动机相连的消音罩。环保燃烧器还包括用于控制环保燃烧器整体运行的燃烧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设有风机,风机内设有弧型导流筋,用于使进入风机的空气旋转,使得空气与可燃气体能够混合得更加均匀,在合适的过氧空气系数下完全燃烧,可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目的;燃烧火管设有主气管、辅助气管,采用了分割火焰和浓淡燃烧的方法,可以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目的;炉膛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燃烧火管直径的三倍,将炉膛内的一小部分烟气重新吸入到燃烧头头部出口处还未着火燃烧的可燃气体混合物中,使燃烧区内的氧含量下降,从而达到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综合应用了上述多种方法,将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燃烧火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炉膛中气体回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燃烧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卓晖,未经林卓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8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