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激光夜视抬头显示多媒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820047404.6 | 申请日: | 200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6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艺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33;B60R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70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激光 抬头 显示 多媒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激光夜视,特别涉及汽车激光夜视抬头显示多媒体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产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已经把驾驶员、乘客及第三方的安全排 在了首位,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产品中,电子 产品在整车中的成本由八十年代初的10%逐步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汽车夜 视仪系统将大大提高汽车驾驶员、乘客及第三方的安全性。作为主动安全防护 设备的汽车夜视仪系统,它将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突破应用于产品中,体现 了汽车工业的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驾驶员、乘客及第三方的尊重、 服务的精神。
目前国内进口国外名牌汽车配备有夜视仪的车辆,实践表明,配备了夜视 仪的车辆对于驾驶员、乘客及第三方的安全系数明显增加了,汽车夜视仪是汽 车工业安全理念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汽车夜视仪系统产品全部来自国外且价 格昂贵的现状与大量需求的反差,孕育着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
另外,一些特种行业如国防、安全、公安、交通、新闻采访等对此项技术 也尤为需求。
现在国内已经有配备汽车夜视仪系统的进口车辆。因国外产品存在原厂配 备,价格昂贵等因素,使得国内99%以上的车辆未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结构简单,安 装方便,性能稳定、可靠性好、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汽车激光夜视抬头显示 多媒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汽车激光夜视抬头显示 多媒体装置,它包括激光照射灯;CCD摄像机,视频处理电路,车载投射显示 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贴膜,所述光学贴膜设置在挡风玻璃上。
所述激光照射灯包括近红外激光器和抛物面反光镜。
所述红外激光器由驱动电源是采用现代最新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微处理技 术,专业为半导体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专用而设计。本电源驱动系统,具有非 常好的电压、电流输出特性,输出电流波形接近理想矩形状态,无过冲、无反 冲现象,上升沿,下降沿特性好,开关机系统干扰小等特点。
在抛物面反光镜内防置透镜,激光发生器的光源位于透镜的焦点上。
视屏处理电路包括A/D转换芯片,CPLD逻辑控制芯片,帧存体和ARM嵌 入式微处理器。
CCD摄像头为低照度红外黑白或彩色摄像机,要求像素最少为320万,图象 采集速度要求每秒80-100帧图象。
CCD摄像头前加装近红外滤光镜片和近红外滤光镜。
在CCD摄像头加装悬浮镜头。
显示方式采用HUD抬头显示方式,使用高亮度LED液晶显示屏,将摄像 机获取的图象镜像显示投射到挡风玻璃的反光膜上,反射夜视场景,实现平视 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红外夜视系统通过视频处理电路来对视频信号进行多帧 累加处理,大大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使用HUD平视显示技术,提高驾驶时辅 助查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汽车激光夜视系统通过视屏处理电路来对视屏信号进行多帧累 加处理大大提高了图象的清晰度,采用单通道非编码式电路减少电路输出脉冲 的占空比,并且在抛物面反光镜内放置透镜,所以无需使用大功率的激光发生 器,就可以使激光的照射距离大大增加,CCD摄像头体积小,易安装,价格低, 在摄像头的镜前加装一块近红外滤光镜,对方的光线射不进来,不影响摄像头 的图象采集,可以克服交会车时产生的暴光现象,采用时基电路组成的单通道 非编码式电路,减少电路输出脉冲的占空比提高激光发生器的峰值电路,该单 道非编码式电路能够使低瓦数激光器提升射程,而且可以控制激光器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性好、适用性强, 性价比高、使用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激光夜视抬头显示多媒体装置组成原理图;
图2为单通道非编码式电路原理图;
图3为抛物面反光镜聚光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光能分布图;
图5为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案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艺,未经郭文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