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过载断路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47236.0 | 申请日: | 200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英哲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62;H01H71/16;H01H71/58;H01H73/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孟斌 | 
| 地址: | 5117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过载 断路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过载断路开关,尤指一种于电源过载时将电源回路中断的断路开关。
背景技术
电源过载断路开关一般应用于电源的通路上,以防止电路因瞬间承受的电流过大而造成毁损或者起火燃烧等危险现象。
其运作原理为在外壳内设有连通电流的通路两端的接电点,且在两接电点间架设一两面各为不同热膨胀系数材质的合金簧片作为电流导通的桥梁,且簧片一端与一接电点固定,另一自由端则连接于一按压开关上,当按压开关呈开启时可将簧片的自由端朝另一接电点抵压以令电流呈现导通,而当按压开关呈现关闭时,则牵引簧片脱离接电点,此外,当该电路于瞬间承受的电流过大时,簧片亦会因温度迅速提高且两面的热膨胀系数相异而朝单向弯曲,进而自行脱离与电路点的接触,同时推移按压开关使其切换至关闭状态,进而达到保护电路的效果。
但若按压开关于开启与关闭间的动作过于松脱时,则簧片易于带动按压开关,如此一来虽然簧片受热可弯曲并带动按压开关呈现关闭,但是当温度降低之后簧片的形变回复力将可能克服按压开关的牵引力,进而自行归复至接电点上,使电路呈现导通,若此时电流过载的问题尚未解除,则很容易导致电路的损坏,甚至可能引发电线走火等灾害,这样的设计对于使用的安全性而言,确实有欠缺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过载断路开关,可有效地令电路保持于启动或关闭的状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电源过载断路开关,包括有:
一外壳,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于上端处设有一开口:
一导电装置,其进一步包含有两电极片及一簧片;
电极片分别以一端设于外壳内并以另端延伸穿出外壳,其中一电极片的位于外壳内的端上固定设有一接电头;
簧片的两面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且以一端连接固定于不具接电头的电极片上,其另一端上可固定设有对应接电头的通电块,且通电块可分离地抵靠于接电头;
一开关装置,其包含有一切换键及一牵引件;
切换键枢设于外壳的开口处,其一端为启动端,反向端为关闭端,且可以两端择一地进入外壳内,启动端对应于具有通电块的簧片端,且切换键进一步具有一接块,其设于切换键的启动端的下方;
牵引件的一端枢设于切换键的启动端的下方,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簧片的自由端;
一弹簧,其顶推于切换键及外壳之间,该弹簧的一端连接于切换键的接块,其另一端固定且顶推于外壳上靠近切换键的启动端的壁面处,弹簧的轴向延伸线落于切换键的枢转点及切换键的关闭端之间,并朝开口外顶推切换键的关闭端,且弹簧的轴向延伸线可选择性地落于切换键的枢转点及切换键的启动端之间,并朝开口外顶推切换键的启动端。
而藉由弹簧顶推可增加切换键于启动与关闭动作间的阻力,因此当电路呈现导通时,切换键可确实压迫簧片使其保持与电极片接触,当电路呈现非导通时,弹簧则进一步协助切换键抵抗簧片的形变回复力,以避免簧片复位而令电路呈现非预期的导通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外壳 (11)开口
(12)枢孔 (20)导电装置
(21)电极片 (211)接电头
(22)簧片 (221)通电块
(30)开关装置 (31)切换键
(311)枢杆 (312)接块
(3121)弹簧接孔 (32)牵引件
(4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过载断路开关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包含有一外壳(10)、一导电装置(20)、一开关装置(30)及一弹簧(40)。
所述外壳(10)为绝缘材质所制,其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于上端处设有一开口(11),且于靠近开口(11)的两侧壁面可分别设有一枢孔(12)。
所述导电装置(20)可进一步包含有两电极片(21)及一簧片(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英哲,未经黄英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2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显示器芯片封装结构
 - 下一篇:立式或卧式高端分屏液晶广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