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个气门的多气腔安全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7135.3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3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宝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宝驹 |
主分类号: | B60C5/20 | 分类号: | B60C5/20;B60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0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气门 多气腔 安全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轮胎,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气腔的防爆裂安全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机动车结构及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其时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机动车轮胎的耐久性及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动车上使用最广泛的是充气轮胎。在机动车的行驶过程中,充气轮胎由于过载变形、摩擦生热、疲劳损坏及与路面尖棱、碎块等不良物体的碰撞,有可能在胎体局部产生非常大的应力集中及变形。如果轮胎材料所承受的应力超出其极限值,该部位就会被胎内高压气体撕破,胎体突然爆裂,胎内气体瞬间泄尽,导致车辆突然跑偏失控,从而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针对充气轮胎的这种固有缺陷,现已开发出无内胎的防漏轮胎。这种轮胎通过胎体内的气密层,可以防止轮胎被铁钉等利物刺破而漏气,但却无法避免因过载变形、摩擦生热、疲劳损坏及与路面尖棱、碎块等不良物体的碰撞导致局部非常大的应力集中而发生整体轮胎突然爆炸。
中国专利ZL200420102201.4公开了一种多气腔的充气轮胎,将单个整体气腔分为无数多个独立密闭的小气腔,使胎体因局部的应力集中和变形导致的破裂不会扩大至整个胎体,避免了轮胎整体爆裂,即使个别气腔破裂泄气时,对轮胎的整体性能不造成太大的影响,其他完好的气腔维持车辆正常安全的行驶。该专利同时也公开的该种轮胎的充气方法,但是对于需要放气的场合,如何给这种轮胎放气,没有提出明确地解决方案。
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另一种简单、高效的充、放气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个气门的多气腔安全轮胎,包括胎面和胎体,胎体内腔被橡胶材料沿轮胎的圆周方向和沿轮胎的车轴方向分隔形成多个气腔,每一个气腔都连接有一根独立的导气管道,导气管道另一端对应连接一个气门,每一个气腔单独密闭,每3-30个气门为一个组群集中设置于轮辋上,共分为4-10个组群。集中设置气门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专用充气阀门快速与各气门对接,对所有气门一次整体完成充、放气。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根据气腔、气门的数量,以每4-10个气门为一个组群集中设置于轮辋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充、放气过程高效、快捷、简单,同时各气腔压力均等,荷载均匀,保证轮胎的合理使用寿命。
在上述轮胎中,轮胎胎体内腔分隔成很多个小气腔,而这些小气腔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当轮胎由于过载变形、摩擦生热、疲劳损坏及与路面尖棱、碎块等不良物体的碰撞而产生局部应力集中、使个别小气腔破裂漏气时,能量从该破裂的小气腔得以释放,而不会导致轮胎整体爆裂。从理论上讲,在本发明中,轮胎胎体内小气腔的数目越多,越有利于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而且各个小气腔可以是等体积的,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但考虑到加工制备的现实性,因而优选地,在本发明轮胎的胎体内,小气腔沿轮胎的圆周方向是基本上均匀分布的,而且每个圆周方向上分布有6-100个气腔;进一步地,小气腔沿车轴向方向也是基本上均匀分布的,而且每个车轴方向上分布有2-10个气腔。也即,轮胎中气腔的个数优选为12-1000个。
更优选地,每个圆周方向上分布有6-20个气腔,每个车轴方向上分布有2-5气腔。也即,轮胎中气腔的个数更优选为12-100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了轮胎内部结构,将单个整体气腔分为无数多个独立密闭的小气腔,使胎体因局部的应力集中和变形导致的破裂不会扩大至整个胎体,避免了轮胎整体爆裂,即使个别气腔破裂泄气时,而其他气腔仍保持一定气压,对轮胎的整体性能几乎不造成太大影响,其他完好的气腔维持车辆正常安全的行驶。轮胎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均得到大幅提高。另外,本方案提供的充气系统可实现各气腔的一次性同时充、放气,充气过程简单而高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多气腔轮胎的带局部剖面的正视图
图2为多气腔轮胎的带局部剖面的左视图
图3为多气腔轮胎气门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宝驹,未经钟宝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孔道压浆质量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吊钩倾斜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