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动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6428.X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圣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55/00 | 分类号: | B23D55/00;F16H5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244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动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式带锯床的转动轮。
背景技术
简单地说,带锯床就是有锯切作用的机床。传统意义上的金属锯切常被认为是简单的切断下料工序。随着现代制造工业朝着高效、高精度和经济性的方向发展,锯切作为金切加工的起点,已成为零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环节。锯切可以节约材料、减少二次加工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锯床特别是自动化锯床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汽车、造船、石油、矿山和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在现有技术中,立式带锯床用的上、下转动轮上绕有形成闭合循环的带锯,当转动轮的转速或进锯的速度过快时,常常会发生偏锯现象,当偏锯不大时,在锯削过程中较难发现,使带锯床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致使工件锯断面偏斜,影响锯削效果,甚至使工件报废而浪费材料。而当偏锯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带锯从转动轮上脱落下来,使带锯被打断,也给操作带来很大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偏锯现象发生、提高锯削效果的用于立式带锯床的转动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动轮,包括用于固定转轴的中心孔及用于绕上带锯的外圈面,该转动轮的外圈面边缘设有挡住带锯脱离外圈的凸起。
外圈面两侧边缘均设有凸起;上述凸起为沿外圈面边缘间隔分布的凸条;上述凸起为沿外圈面边缘整个圆周分布的凸条。
外圈面还与带锯之间还设有橡胶带,且橡胶带包覆于整个外圈面上,且该橡胶带的宽度稍大于带锯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轮的外圈面边缘设置凸起,防止了带锯在高速转动或进锯时发生偏锯现象,能有效提高立式带锯床的锯削效果;另外由于在外圈面还与带锯之间还设有橡胶带,可增加锯带与转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能有效保护带锯的锯齿少受磨损,且也能有效防止锯削时带锯发生打滑现象,提高锯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安装有本实用新型转动轮的立体带锯床由机座、机身及机头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机座位于底部,机身从机座一侧向上延伸并与机头形成一体,操纵杆位于机身一侧;位于机座上的电动机驱动转动轮转动,上、下转动轮绕有形成闭合循环的带锯;在机座上且在机身前方还安装有锯削工件时用的工作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带锯床用的转动轮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动轮中间设有固定转轴的中心孔1,转动轴由电动机通过链轮传动,转动轮的外圈面上绕有带锯,该转动轮的外圈面边缘设有挡住带锯脱离外圈的凸起2。当转动轮的转速过快或者带锯的进锯速度过快时,由设于外圈两侧的凸起2的阻挡作用,使带锯能稳定保持在外圈面上。
为了使锯带具有更好的稳固性,转动轮外圈面的两侧边缘均设有凸起,上述凸起为沿外圈面边缘间隔分布的凸条,当然上述凸起还可为沿外圈面边缘整个圆周分布的凸条。
为使锯带的锯齿不直接与转动轮的外圈面摩擦,从而达到保护锯齿少受磨损的目的,在外圈面还与带锯之间还设有由耐磨材质制成的橡胶带3,且橡胶带3包覆于整个外圈面上,该橡胶带3的宽度稍大于锯带的宽度,约为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圣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圣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4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