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入输出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6310.7 | 申请日: | 200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 发明(设计)人: | 何信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06;H01R13/627;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输出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壳体的输入输出连接器。
背景技术
1999年8月24日公告的美国专利公告第5,941,725号揭示了一种输入输出连接器,该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上罩覆有一屏蔽壳体,该屏蔽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具有一顶板,该顶板相对的两侧缘分别向下垂直延伸形成有一侧墙,该侧墙上开设有若干个扣孔。下壳体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相对的两侧缘分别向上垂直延伸形成有一侧壁,该侧壁上开设有与上壳体的侧墙上的扣孔相对应的若干个卡钩。
然而,上述输入输出连接器的屏蔽壳体具有上壳体及下壳体,在将屏蔽壳体组装到绝缘本体上时需要将上壳体的侧墙与下壳体的侧壁叠置,从而将侧墙的若干个扣孔与侧壁的相应卡钩分别对应扣合,这不仅造成屏蔽壳体厚度的增加,而且结构复杂、组装麻烦、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简易、生产效率高、且屏蔽壳体厚度小的输入输出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入输出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一套设于绝缘本体上的屏蔽壳体和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个信号端子。该绝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槽。该屏蔽壳体为一体成型的方框状结构,其具有一顶板,顶板的两侧缘分别向下延伸形成一侧板,两侧板的下侧缘连接有一底板;屏蔽壳体具有若干个导引固定部,导引固定部固定于绝缘本体的相应固定槽内。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输入输出连接器的屏蔽壳体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并通过导引固定部固定在绝缘本体上,与现有技术的上壳体的侧墙和下壳体的侧壁叠置固定在一起的组装结构相比,不仅能节省原料、减小屏蔽壳体的厚度,而且结构简单、组装简易,因此可降低本实用新型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输入输出连接器移除护套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2所示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输入输出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2所示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和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剖切一部分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2所示输入输出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和锁扣端子的立体图,其中对绝缘本体已进行剖切。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输入输出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插接前的立体组合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输入输出连接器 1 绝缘本体 10
本体部 11 容置槽 111
卡块 112 斜面 113
舌板 12 收容槽 121
端子槽 122 固持开槽 123
固定开槽 124 本体固定板 125
本体开槽 126 第一固定槽 127
第二固定槽 128 本体底板 13
侧墙 14 屏蔽壳体 20
顶板 21 顶板孔 211
连接板 22 盖板 23
盖板孔 231 嵌入部 232
侧板 24 第一导引固定部 241
底板 25 底板孔 2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杯旋转架
 - 下一篇:婴幼儿口腔手术开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