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涂层物理性不粘锅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6229.9 | 申请日: | 2008-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钟振华 |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37/10;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2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层 物理 不粘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无涂层物理性不粘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不粘锅通常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在锅底内表面设有一层化学涂层,另一种是锅体采用导热快的材料制成,前种上化学涂层的锅体在使用过程中涂层容易脱落混入食物中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后一种锅体由于锅底通常设置为平面,食物和锅底内表面直接接触,接触面积较大,食物和锅底之间难于储存蒸汽,不仅延迟了煮熟的时间,而且烹调时不好控制容易出现粘锅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拱一种少油烟、无粘层、快速熟食的无涂层物理性不粘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涂层物理性不粘锅,包括锅体及锅把,锅体由内层、中层和外层三层金属材料压制而成,其中锅体内层锅底从背面向正面方向压制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凸台。
为提高传热速度,上述锅体内层为304不锈钢,厚度为0.3-0.5cm;外层为430不锈钢,厚度为0.3-0.5cm;中间铝层厚度为1.0-2.5cm。
为增加散热面积,减少食物和锅底的接触面积,储存和流通蒸汽,散热凸台的形状可设置为圆散热凸台或正五面体散热凸台或正六面体散热凸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锅体内层锅底从背面向正面方向压制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凸台,并且锅体由内外层为不锈钢,中间夹层为铝金属材料压制而成的三层的结构形式,使锅内层的散热面积增加,散热更加充分,食物熟得快,食物和锅底的接触面积减少,食用油未升高至裂解的温度时已经煮熟食物,减少了油烟的产生,同时,散热凸台之间形成的凹槽不仅可用于储存食油,还可储存和流通蒸汽,防止食物粘连在锅底的同时也确保有大量的热量来煮熟食物。中间层采用传热系数较高的铝层,可迅速全面地把热量从外层传递至最内层的不锈钢层,锅体整体温度均衡控制在食用油临界烟化温度230度以下,达到正常炒菜的要求,有效减少油烟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煎、炒、煮均可,节能环保,保证了菜肴的可口,满足人们烹调时的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涂层物理性不粘锅,包括锅体1及锅把2,锅体1由内层11、中层12和外层13三层金属材料压制而成,锅体1内层11锅底从背面向正面方向通过模具压制出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凸台3。散热凸台3的结构可有多种结构形式,如散热凸台3可以为圆散热凸台或正五面体散热凸台或正六面体散热凸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散热凸台3采用圆散热凸台结构。圆散热凸台的直径范围为0.2-1cm,圆散热凸台的直径较佳范围为0.3-0.5cm,高为0.2-0.4cm。圆散热凸台均匀分布在整个内层11与菜肴接触的锅底的工作表面上。
为提高传热速度,使热量快速均匀传递到内层11上,锅体1内层11厚度为0.3-0.5cm;外层13厚度为0.3-0.5cm;中间铝层12厚度为1.0-2.5cm。三层总厚度为1.6-3.5cm。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锅体1内层11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成,厚度最佳为0.4cm;外层采用430不锈钢材料制成,厚度最佳为0.4cm;中间层为铝质或铝合金材料制成,厚度最佳为1.7cm,三层总厚度为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钟振华,未经广东省外贸开发公司;钟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