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诱捕型飞虫捕捉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6205.3 | 申请日: | 2008-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8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国江 |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9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捕 飞虫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虫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诱捕型飞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灭飞虫的方法一般是用杀虫喷雾剂之类进行杀灭,采用这种方法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有些飞虫如蚊子之类的,也有采用烟熏进行驱赶或杀灭,采用这种方法同样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毒害作用。后来人们又采用高压电网的方式来诱杀飞虫,但该种方法不够安全,而且如果电网罩上的虫尸不及时清除,还会影响灭杀效果。针对该缺陷,人们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如中国专利CN200620101804.1,一种蚊蝇捕捉器,包括壳体、灯罩,在灯罩内有紫外灯,壳体上设有捕捉窗,在紫外灯下设有风扇,风扇下面设有储虫室,在紫外灯的灯座表面及壳体内壁设有一层光触媒剂。该产品安全、环保,但其防水性能和使用方便方面存在不足,对紫外灯的操作还需要人工控制,即白天熄灭,晚上亮灯,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感应开关、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且具有防水功能的诱捕型飞虫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诱捕型飞虫捕捉器,包括依此安装的灯罩、进蚊格栅、壳体,进蚊格栅组成一进蚊格栅腔室,在壳体内安装有风扇,风扇的电机固定在其下面的支架上,在支架下面设有储存室,在格栅腔室顶部安装有诱捕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光源的电源开关为一光感应控制开关。
所述光感应控制开关包括一光感应电路板,设置在进蚊格栅腔室顶部的上面。
所述灯罩的上部设有挡雨罩。
所述储存室由储虫匣和诱饵剂放置盒构成。
所述储存室为活动的抽屉式结构,并且下部设有底壳,底壳上设有吸虫孔,在底壳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捕捉器于墙壁上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诱捕光源的电源开关为一光感应控制开关,即在白天,在光感应控制开关的控制下,切断电源,在黑夜,无光的情况下,光感应控制开关接通电源,这样诱捕光源的电源开关不需要人工控制,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又由于在灯罩的上部设有挡雨罩,所以增强了其防水性能,可在户外使用。
由于在底壳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捕捉器于墙壁上的支架,这样方便将捕捉器固定在各种地方,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由于储虫室采用抽屉式设计或底壳上开有吸虫孔,这样方便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型飞虫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诱捕型飞虫捕捉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诱捕型飞虫捕捉器包括包括依此安装的灯罩3、进蚊格栅2、壳体12,进蚊格栅2组成一进蚊格栅腔室,在壳体12内安装有风扇6,风扇6的电机固定在其下面的支架5上,在支架下面设有储存室8,在格栅腔室顶部安装有诱捕光源4,诱捕光源4的电源开关为一光感应控制开关,该光感应控制开关包括一光感应电路板11,设置在进蚊格栅腔室顶部的上面。在灯罩3的上部设有挡雨罩1。储存室8由储虫匣和诱饵剂放置盒构成。在储存室8的下部设有底壳7,底壳7上设有吸虫孔9,在底壳7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捕捉器于墙壁上的支架10。诱捕光源4通过光感应控制开关感应进行工作,即是天黑了就亮,天亮了就熄灭。挡雨罩1的设置,从而可在户外使用,通过支架10,可以将捕捉器固定在户外墙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国江,未经曾国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