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柜式空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45645.7 | 申请日: | 200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0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周端仪 |
| 地址: | 51149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一种柜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带有广角送风功能的柜式空调器的基本机构如图1中所示,机壳1上设有正出风口2,正出风口2两侧设有侧出风口3。在该结构中,虽然在侧出风口3设置有侧叶片4,但是在非广角送风状态时,起不到阻挡风力进入侧送风通道31的作用(见图2),令部分风力损失在侧送风通道31内,因此导致正面吹出风不够集中,正面吹出的风速和风量较低,不能满足顾客对于正面吹出风的要求。另外,在广角送风时,只有少部分风力能够进入侧送风通道31,因此侧向出风量较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器,其既可实现广角送风,而且在非广角送风状态时的正面出风口风量和风速也不会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柜式空调器,包括机壳以及置于机壳内的空气调节系统,机壳上开设有正出风口和侧出风口;所述正出风口和侧出风口之间设有间隔部,形成正出风通道和侧出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出风通道的入风口处设有可旋转地关闭或开启侧出风通道的侧导风叶片。
所述的侧导风叶片的横截面为直线形、弧形或Λ形。
在关闭侧出风通道状态下,所述的侧导风叶片盖住侧出风通道的入风口,间隔部的正导风侧面、侧导风叶片的正导风面与机壳内侧面由外及内依次构成正出风通道的通道壁。
所述侧导风叶片的宽度与侧出风通道的入风口的宽度相匹配。
在开启侧出风通道状态下,所述间隔部的侧导风侧面、侧导风叶片的侧导风面由外及内依次构成侧出风通道的通道壁。
在开启侧出风通道状态下,所述间隔部通过侧导风叶片向机壳内部延伸。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适当位置设置可旋转的引导风向的侧导风叶片,该叶片根据使用需要转动不同角度,当空调器处于非广角送风的使用状态时,侧导风叶片可以阻隔侧出风通道,减少出风口面积使得出风面积更集中,达到正面出风的风速更大、送风效果更远的效果;当空调器处于广角送风的使用状态时,可以使侧出风通道导通,达到广角送风、增大送风范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正出风口和侧出风口的柜式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柜式空调器出风口的横向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柜式空调器出风口的横向截面图;
图4、5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侧出风通道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和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侧出风通道的关闭状态示意图和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侧导风叶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
本实用新型中的柜式空调器基本结构也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内部的空气调节系统(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机壳1上开设有正出风口2和侧出风口3。所述正出风口2和侧出风口3之间设有间隔部6,形成正出风通道21和侧出风通道31。在侧出风通道31的入风口311处通过枢轴7安装有侧导风叶片5,该侧导风叶片5可旋转地关闭或开启侧出风通道31。侧导风叶片可根据需要设计成的横截面为直线形、弧形或Λ形的叶片。在本实施例中,侧导风叶片5为平板状,横截面为直线形。
如图4所示,在侧出风通道31被关闭的状态下,侧导风叶片5盖住侧出风通道31的入风口311,间隔部6的正导风侧面61、侧导风叶片5的正导风面51与机壳1内侧面11由外及内依次构成了连续的正出风通道21的通道壁。更好的方案为,侧导风叶片5的宽度与侧出风通道的入风口311的宽度相匹配(略大、相等或略小于风口宽度均可),侧导风叶片5的两侧边贴近入风口311两侧,此时机壳1内侧面11可以通过侧导风叶片5尽量平滑的过渡到间隔部6正导风侧面61,将由通道壁所造成的风力损失降至最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流量补偿的氧浓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导光板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