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救生衣进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5611.8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2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有义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30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衣,特别是一种可充气型救生衣的进气装置。
背景技术
救生衣作为安全救生预备用品,其使用的灵活性很关键,尤其是救生衣的充气方式及其重要。市场上现有救生衣的充气方式普遍采用单一的充气方式,即只提供一个给救生衣充气的进气装置结构,比如吹起充气式救生衣,如果使用者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就很难完成救生衣充气的动作;比如自动充气式救生衣,如果救生衣自动充气装置遇到故障,救生衣就无法使用了;等等类似以上所述救生衣在使用上不够灵活,难以应付偶然事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性灵活、采用多种充气方式的救生衣进气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救生衣进气装置,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救生衣进气装置,包含有气管,供气连接座的下部通过扎带连通气管,供气连接座前端位于气管上方设有进气接头,其后上端设有咬嘴,所述进气接头内设供气管,供气连接座前上端设有A控制阀,A控制阀顶端设有A控制阀盖,A复位弹簧上端连接A控制阀盖,其下端连接A控制阀内底端,A控制阀内设有气泵进气通道,气泵进气通道穿过A控制阀及供气连接座内连通气管,供气管通过供气连接座及A控制阀内连通气泵进气通道,所述咬嘴内设吹气通道,其下端设有B控制阀,B控制阀顶端设有B控制阀盖,B复位弹簧上连B控制阀盖下连B控制阀内底端,B控制阀内设有人工进气通道,人工进气通道通过供气连接座内连通气管,吹气通道内连人工进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接头与连接座之间设有B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进气通道上端以螺丝固定于A控制阀盖,A控制阀盖与气泵进气通道之间设有A密封圈,气泵进气通道的下端穿过供气连接座内连通气管,在气泵进气通道与供气连接座之间设有C密封圈,在C密封圈的下面还设有B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进气通道一端以螺丝固定于B控制阀盖上,B控制阀盖与人工进气通道间设有E密封圈,人工进气通道下端穿过供气连接座内连通气管,在人工进气通道与供气连接座之间设有D密封圈,D密封圈的内侧设有A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本实用新型救生衣进气装置同时采取了人工吹起进气装置和气泵充气进气装置的双进气方式的技术方案,此方案弥补了现有救生衣进气方式唯一性的缺点,使救生衣具备多种充气方式,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相关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或装置):气管1、供气连接座2、进气接头3、供气管31、A控制阀6、A控制阀盖61、气泵进气通道62、A复位弹簧7、咬嘴8、吹气通道81、B控制阀9、B控制阀盖91、人工进气通道11、B复位弹簧14。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救生衣进气装置,包含有气管1,供气连接座2的下部通过扎带13连通气管1,供气连接座2前端位于气管1上方设有进气接头3,其后上端设有咬嘴8,所述进气接头3内设供气管31,供气连接座2前上端设有A控制阀6,A控制阀6顶端设有A控制阀盖61,复位弹簧7上端连接A控制阀盖61,其下端连接A控制阀6内底端,A控制阀6内设有气泵进气通道62,气泵进气通道62穿过A控制阀6及供气连接座2内连通气管1,供气管31通过供气连接座2及A控制阀6内连通气泵进气通道62,所述咬嘴22内设吹气通道81,其下端设有B控制阀9,B控制阀9顶端设有B控制阀盖91,B复位弹簧14上连B控制阀盖91下连B控制阀9内底端,B控制阀9内设有人工进气通道11,人工进气通道11通过供气连接座2内连通气管1,吹气通道81内连人工进气通道11。
进气接头3与连接座2之间设有B密封圈41,气泵进气通道62上端以螺丝5固定于A控制阀盖61,A控制阀盖61与气泵进气通道62之间设有A密封圈4,气泵进气通道62的下端穿过供气连接座2内连通气管1,在气泵进气通道62与供气连接座2之间设有C密封圈42,在C密封圈42的下面还设有B垫片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有义,未经郭有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