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锥面叠加模头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45585.9 | 申请日: | 2008-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04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镇鑫 |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64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锥面 叠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锥面叠加模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锥面叠加模头其锥面体的物料进口均开在模头的外侧,且锥面体锥面上的流道为一分二,二分四等的网络结构,这样的结构,物料的流道曲折而冗长,令物料在流道中因与流道壁的接触与摩擦而造成中央部与外周部之物料的温度与流速不一致,最终导致挤出产品的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有效地均匀物料在流道中因与流道壁的接触与摩擦而造成中央部与外周部之的温度与流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锥面叠加模头,其特征在于:位于锥面叠加模头底部的具有多条独立流道(1)的进料盘(2),其各流道(1)的一端分别与一独立挤出机连接,另一端经管道(3)连通与其对应的锥面锥状体(4)中央的进料口(5);进料口(5)与锥面锥状体(4)的锥面螺旋通道的出料口(6)之间连通呈中央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的多条管道(7)。
由于进料口(5)位于锥面锥状体(4)的中央,所以可以最短距离地经多条放射排列的管道(7)将物料分配到锥面锥状体(4)的锥面螺旋通道的出料口(6),以有效地代替传统锥面体锥面上的流道为一分二,二分四等的网络结构之作用,使上述结构可能得到简化,从而有效地减少传统结构所造成物料在流道中因与流道壁的接触与摩擦而造成中央部与外周部之物料的温度与流速不一致,有效提高了膜成品的质量。
上述的新型锥面叠加模头可以这样改进:各出料口(6)分别位于各锥面锥状体(4)锥面螺旋通道的出料汇合通道(8)或其延长线的内侧或外侧。出料口(6)位于通道(8)或其延长线的内侧的称为内锥面锥状体(4),出料口(6)位于通道(8)或其延长线的外侧的称为外锥面锥状体(4);这种结构可以令各锥面锥状体(4)同时从内侧或外侧向汇合通道(8)出料,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锥面叠加模头的高度。
发明效果:由于采用了进料口(5)位于锥面锥状体(4)的中央,所以可以最短距离地经多条放射排列的管道(7)将物料分配到锥面锥状体(4)的锥面螺旋通道的出料口(6),从而有效地简化了传统的网络结构,均匀了塑料熔融物料的整体温度与流速,令产品质量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进料盘(2)的独立流道(1)结构示意图。
图3、锥面锥状体(4)中进料口(5)与呈中央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的多条管道(7)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1中流道管(3)及管道(7)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案:
实施例1、见图1-图4,一种新型锥面叠加模头,其特征在于:位于锥面叠加模头底部的具有多条独立流道(1)的进料盘(2),其各流道(1)的一端分别与一独立挤出机连接,另一端经管道(3)连通与其对应的锥面锥状体(4)中央的进料口(5);进料口(5)与锥面锥状体(4)的锥面螺旋通道的出料口(6)之间连通呈中央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的多条管道(7)。
实施例2:见图5,各出料口(6)分别位于各锥面锥状体(4)锥面螺旋通道的出料汇合通道(8)或其延长线的内侧或外侧。其余的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镇鑫,未经马镇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线刷
- 下一篇: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相机门打开和关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