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气压移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4848.4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煜强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创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可芬 |
地址: | 529000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抛光机 气压 移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机的部件,尤其是一种采用气压式对抛光轮组件或者工件夹持组件进行移动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五金加工行业,抛光机械是一种常用的加工机械,对五金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其中抛光机中的抛光轮或者工件的夹具需要连接一个移动系统,其作用是加工进给和加工后退刀,目前该移动系统的主要结构是采用电机驱动涡轮及蜗杆机构实现进刀或退刀动作。而抛光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是抛光工艺中比较重要的参数,不同的金属材料,不同加工面的表面粗糙情况或者不同的抛光面料,对接触压力的要求是不同的,现有的结构无法检测以及精确控制抛光时接触压力,只是通过操作工人根据生产经验进行控制和调整,一方面实现精确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废品,如抛光深度不够或者是抛光过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气压移动系统,采用气缸作为本系统移动的主要部件,通过控制气缸内的气压达到控制接触压力的效果,使加工更加精确可靠,保证了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气压移动系统,包括气缸以及用于向气缸供气的可控气源,所述气缸的缸体及活塞杆分别与抛光机的床体及抛光轮组件相连,气缸的进气口与可控气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气压移动系统,包括气缸以及用于向气缸供气的可控气源,所述气缸的缸体及活塞杆分别与抛光机的床体及工件夹持组件相连,气缸的进气口与可控气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系统采用气缸作为主要的移动部件,在进刀和退刀的过程中是通过气缸的进气或者排气实现,结构十分简单,而且抛光时抛光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可以通过气缸的活塞杆传递至气缸内,气缸内的气压是随接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通过检测气缸的压力可获得接触压力,针对不同的加工情况可以方便的选择不同的接触压力,同时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接触压力出现变化,可控气源能够根据上述变化及时调整气压以保持接触压力的稳定,使加工更加精确可靠,保证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方案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详细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抛光机的气压移动系统,包括气缸1以及用于向气缸供气的可控气源2,所述气缸1的缸体及活塞杆分别与抛光机的床体及抛光轮组件3相连,气缸1的进气口与可控气源2相连。当然上述气缸1并不是只可以连接于抛光轮组件3以及床体,还可以是所述气缸1的缸体及活塞杆分别与抛光机的床体及工件夹持组件4相连,同样能够达到上述的效果,参照图2。本系统的移动过程,也就是控制进刀和退刀的过程是通过气缸1的进气或者排气实现,结构十分简单,而且抛光时抛光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压力可以通过气缸1的活塞杆传递至气缸1内,气缸1内的气压是随接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通过检测气缸1的压力可获得接触压力,针对不同的加工情况可以方便的选择不同的接触压力,同时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接触压力出现变化,可控气源2能够根据上述变化及时调整气压以保持接触压力的稳定,使加工更加精确可靠,保证了加工质量。
参照图3,其中上述可控气源2包括供气气源21、限压阀22以及气压控制装置23,所述供气气源21依次连接限压阀22及气压控制装置23后与气缸1进气口相连。供气气源21一般可以采用气体压缩机,能够足够气压的压缩气体即可。由于供气气源21的气体压力一般不稳定,因此不能直接向气缸1供气,通过限压阀22能够控制限定输出的气体压力,以获得较为稳定的气源。而气压控制装置23的作用一方面是用于检测气缸1中工作气体的压力以获得相应的接触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工作时接触压力的变化,及时对气缸1中气体压力进行调整,以确保接触压力的稳定。当然上述关于气压检测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机械式或者电子式的气压传感器实现,而气压控制装置23中的压力控制部分为气体开关阀24,可采用调压阀、电磁阀等实现,只要能够接收气压传感器25的信号并作出相应的气压调整即可。所述气体开关阀24连接于限压阀22与气缸1之间,气压传感器25设置于气缸1或气缸1与气体开关阀24之间的气路。
考虑到气缸1的活塞杆移动速度不能过快,也就是需要控制进刀及退刀的速度,因此在所述气缸1与气体开关阀24之间的气路串连有速度控制阀28,通过速度控制阀28控制气体的流量,以达到控制气缸活塞杆速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煜强,未经张煜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煤炉
- 下一篇:用于关闭洗衣机或转筒式干衣机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