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4254.3 | 申请日: | 2008-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0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健满;夏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健满;夏云彪 |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 地址: | 528400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含铁质的锅具放置于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其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有害气体等优点。现有电磁炉的电磁线圈多为在一不透气的平板上整盘紧密缠绕,即线圈与线圈之间没有留间隙,如同裹透明胶一样,通风散热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因炉壳内温度过高而产生故障,同时线圈之间发生短路的机率较高,直接造成故障甚至危及用户安全;同时,通过该结构绕制的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单一,加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发热效率高的电磁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炉,包括由上盖和下盖组成的壳体,上盖上安装有耐热微晶板和控制面板,壳体内耐热微晶板下方设有漆包线绕制成的加热线圈、控制主板、散热风扇,加热线圈、控制面板均与控制主板电联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线圈绕制成紧密缠绕的若干股与紧密缠绕的若干股间留有间隙大于10mm的多个同心环状单元;壳体内还设有支承座,所述加热线圈固定在支承座上;所述支承座上设有圆形整列的多个扇形散热窗口,多个定位条呈放射状分布在多个散热窗口中以限制相邻两个同心环状单元之间的间隙。
由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条上设有多个隔板,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放置一个环状单元的加热线圈,将所述加热线圈定位在定位条上。
由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设置在支承座的支承面上,支承面为锅形圆弧面。
由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设置在支承座的支承面上,支承面为平面。
由上所述多个同心环状单元之间为串联连接。
由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同心环状单元之间为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承座上设有散热窗口,再通过散热风扇,电磁炉工作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炉壳内的温度,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寿命;加热线圈绕制成紧密缠绕的若干股与紧密缠绕的若干股间留有间隙大于10mm的多个同心环状单元,该结构可以使每个环状单元产生独立的加热区域,多个独立加热区域分散,使锅具均匀加热,发热效率高,同时因环状单元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保障了良好的散热性能,保证了线圈之间不出现短路故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线圈安装在支承座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承座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有环状单元并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磁炉,包括由上盖1和下盖2组成的壳体,上盖1上安装有耐热微晶板3和控制面板4,壳体内耐热微晶板3下方设有支承座9、控制主板6、散热风扇7,支承座9上支承有漆包线绕制成的加热线圈5;加热线圈5、控制面板4均与控制主板6电联结。
加热线圈5绕制成紧密缠绕的若干股与紧密缠绕的若干股间留有间隙大于10mm的多个同心环状单元8,且固定在支承座9上;支承座9上设有圆形整列的多个扇形散热窗口901,多个定位条902呈放射状分布在多个散热窗口901中。
定位条902上设有多个隔板9021,每两个相邻的隔板9021之间放置一个环状单元8的加热线圈5,隔板9021将加热线圈5定位在定位条902上,以限制相邻两个同心环状单元8之间的间隙
加热线圈5设置在支承座9的支承面903上,支承面903呈锅形。本实用新型中,支承面903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平面。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同心环状单元8之间为串联连接;当然,多个同心环状单元8之间也可以为并联连接,即每个环状单元8的线圈两端并联,如图5所示。
由于本使用新型中,支承座9上设有散热窗口901,再通过散热风扇7,电磁炉工作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炉壳内的温度,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寿命;加热线圈5绕制成紧密缠绕的若干股与紧密缠绕的若干股间留有间隙大于10mm的多个同心环状单元,该结构可以使每个环状单元8产生独立的加热区域,多个独立加热区域分散,使锅具均匀加热,发热效率高,同时环状单元8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保障了线圈之间不出现短路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健满;夏云彪,未经冯健满;夏云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捆钞机用接带、绕带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双向抛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