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防爆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4128.8 | 申请日: | 2008-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65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延;林培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 地址: | 523770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美景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圆柱 锂离子电池 防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防爆盖。
背景技术
目前,参照图1至图3,常见之圆柱锂离子电池防爆盖的结构通常由密封圈10′、顶盖20′、铝环30′、防爆铝片40′、孔板50′等部件组成,其中,顶盖20′、铝环30′、防爆铝片40′和孔板50′由上至下依次叠层紧贴,防爆铝片40′的中部采用伞形结构设计,其伞尖部41′朝向下与孔板50′的中心焊接在一起,顶盖20′与防爆铝片40′之间通过铝环30′隔开,且顶盖20′中部向上拱起,藉此,顶盖20′与防爆铝片40′之间形成了一较大的活动空间70′。密封圈10′外包于前述叠层的顶盖20′、铝环30′及防爆铝片40′周缘,起到固定的作用,而孔板50′则顶靠于密封圈10′之限位台阶11′上。当电池内部压力逐渐增大时,防爆铝片40′的伞形结构41′反向,焊点自动断开,切断正极通道;当电池内部压力继续增大时,防爆铝片40′在刻痕处撕裂,电池内大量物质通过顶盖20′上的泄压孔21′快速向外排出,保证电池不发生爆炸。然而,此种结构所存在之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由于顶盖20′与铝环30′,及铝环30′与防爆铝片40′之间为光滑表面接触,这样它们之间的接触内阻较大,因此在高倍率充放电的过程中会造成电池内阻发热严重,如此势必影响电池分倍率性能以及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而且由于接触内阻过大造成内部电芯温度超过100度,隔膜的收缩以及密封圈10′的软化造成电池漏液、甚至起火爆炸;另一方面,该防爆铝片的厚度太厚,达0.3mm,造成防爆盖对气压不够敏感,泄压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防爆盖。其可使电池在高倍率工作的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漏液、冒烟、爆炸,而且防爆效果敏感,电池安全性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防爆盖,包括有密封圈、顶盖、铝环、防爆铝片及孔板,其中,顶盖、铝环、防爆铝片和孔板由上至下依次叠层紧贴,防爆铝片的中部采用伞形结构设计,其伞尖部朝向下与孔板的中心焊接在一起,密封圈外包于前述叠层的顶盖、铝环及防爆铝片周缘,其特征在于:顶盖与铝环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少接触内阻的发泡金属环。
所述发泡金属环为镀镍发泡铜环或发泡镍环。
所述防爆铝片的厚度为0.1mm。
所述顶盖下表面上凸设有多个用于加大其粗糙度的凸点,该凸点的厚度为0.06mm-0.10mm之间,进一步该凸点外可具有电镀镍层。
所述铝环上下表面上凸设有多个用于加大其粗糙度的凸点,该凸点的厚度为0.03mm-0.06mm之间,进一步该凸点外可具有电镀镍层。
所述密封圈为添加有10%-30%聚乙烯的聚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顶盖与铝环之间增加一可减少接触内阻的发泡金属环,通过该发泡金属环可有效减少顶盖板与防爆铝片之间的接触内阻,同时加强散热效果,从而避免在高倍率循环的情况下产生电池过热的现象,使电池在高倍率工作的情况下不会产生漏液、冒烟、爆炸。另外,进一步于顶盖或铝环上设置复数个用于加大其粗糙度的凸点,可得到更少的接触内阻和更佳的防爆能力。同时,采用更薄只有0.1mm厚的防爆铝片,有效提高防爆盖的防爆敏感度,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之圆柱锂离子电池防爆盖的立体示图;
图2为现有技术之电池防爆盖的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之电池防爆盖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之顶盖的底面放大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密封圈 11′、限位台阶
20′、顶盖 21′、泄气孔
30′、铝环 40′、防爆铝片
41′、伞形部 50′、孔板
70′、活动空间
10、密封圈 11、限位台阶
20、顶盖 21、泄气孔
22、凸点 30、铝环
31、凸点 40、防爆铝片
41、伞形部 50、孔板
70、活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4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安全性铝壳电池盖板
- 下一篇:胸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