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动介质的微波杀菌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959.3 | 申请日: | 2008-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承辉 |
主分类号: | A23L3/26 | 分类号: | A23L3/26;A23L2/42;A23C3/07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瑞玉 |
地址: | 515041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介质 微波 杀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杀菌机,尤其涉及一种对罐装前的流动介质进行杀菌的杀菌机,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利用微波对罐装前的流动介质进行有效杀菌的微波杀菌机。
背景技术
流动介质,如饮料、乳制品等的保鲜贮存是生产和销售中的一大问题,对流动介质进行高效灭菌是解决保鲜贮存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巴氏灭菌法,即将流动介质存放于一密封容器中,通过高温蒸汽间接使容器内的介质快速升温,达到杀菌的温度,再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快速冷却。虽然巴氏灭菌法的灭菌效果和保持介质养分的效果都比较好,但密封容器内的介质从高温冷却到室温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不仅效率低,而且能源浪费相当严重。另外,巴氏灭菌法的设备复杂,投资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因而该方法已逐渐被淘汰。随着微波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加工行业已逐渐将微波应用于对食品的干燥、解冻等。由于微波的转换效率高,穿透力强,又节约能源,无环境污染,近年来已有关于利用微波对罐装前的流动液体进行杀菌设备的专利申请出现在中国的专利公报上。这些申请所描述的设备采用的是使液体流经一段设有微波照射的管道,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由于微波杀菌是通过非热效应进行杀菌的,只有细菌中的分子间相互碰撞、挤压和摩擦达到一定的程度,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破裂,细菌才死亡,杀菌才有效果;而要使食品中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破裂,则需要有足够强度、足够均匀的微波辐射。上述设备中,液体经过设有微波照射管道的时间非常短,液体受辐射不均匀,即使微波发生器的功率足够大,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使分子振荡到细胞壁、细胞膜破裂,也即无法真正杀菌,另外,在短时间内温升过快会引起管道内压力上升,造成管道膨胀、变形、甚至破裂等问题的出现;如果加长微波照射的管道,则必须增加设备的长度,还必须增加微波发生器的数量,而在一条无隔断的通道内,各微波发生器发出的微波将会互相干扰,致使微波辐射强度和均匀度不够,不能达到有效杀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对罐装前流体介质进行有效杀菌的微波杀菌机。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杀菌机包括一金属密封箱、固定于密封箱中间的流体介质输送管、微波发生器和送料泵;上述密封箱沿介质的传送方向被若干金属隔板分为若干个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微波辐射室,各金属隔板中间设有可供流体介质输送管通过的孔,各微波辐射室设有独立的微波发生器;密封箱的两端设有流体介质输送管的出入口,位于密封箱内的流体介质输送管呈螺旋形,送料泵与流体介质输送管的入口连接。
为了使流体介质进入微波辐射室时,微波发生器才开始工作,上述流体介质输送管的入口和泵之间设有物料探测器,各微波辐射室设有计时器,计时器与微波发生器的启动开关连接。
上述微波辐射室的数量为4-20个,各微波辐射室的体积在0.015-002m3之间。
为了防止管道内流体介质温度过高甚至汽化,上述各微波辐射室设有温控器,温控器与微波发生器的启动开关连接。
为了充分利用微波发生器工作时产生的热,使流体介质在进入密封箱前先行预热,上述密封箱的上部设有热交换箱,热交换箱内设有流体介质预热管,该预热管的出料口与送料泵连接。
为了延长预热的时间,上述流体介质预热管在热交换箱内形成环绕通道。
为了使热交换更加充分,上述热交换箱内壁与预热管外壁之间填充有导热材料,该导热材料经过微波发生器的散热片,将散热片散发的热量传递给预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承辉,未经王承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倒角机
- 下一篇:液化气体水碱洗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