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编码器的本体及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543.1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周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林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编码器 本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的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编码器的本体,本实用新型还涉及采用这种本体的编码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编码器或逻辑开关是采用若干个本体,用外壳体将若干个本体组装在一起,并且用设置在本体内的触刷结构穿过本体上的同心孔,再用带动触刷转动的旋钮轴穿过本体和触刷结构的同心孔。这种本体的结构如图1(编码器所用结构)、图2(逻辑开关所用结构)所示,它们是在玻璃纤维板1上印刷银层2与绝缘漆3,通过铆合端子4引出作为电极,连接到PCB板上。因绝缘漆3是印刷在银层2上,触刷在其上来回旋转时,绝缘漆3易被磨掉,造成编码器与逻辑开关乱码。另外端子4与玻璃纤维板1的连接采用的是铆合方式,在焊接过程中,特别是在无铅焊锡过程中,焊锡温度高,端子4受热膨胀,极易导致端子4与银层2接触不良,甚至出现端子4松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编码器的本体,它可以延长编码器和逻辑开关的使用寿命,杜绝端子松动及接触不良的缺陷,并能提高编码器本体的生产效率,保证编码器本体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编码器本体组装而成的编码器和逻辑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用于编码器的本体,包括一组采用金属片一体成型,且沿同一圆心间隔排列的若干码片,每一码片的一端均向下延伸,间隔构成一排电极,将所述若干个码片通过塑胶包覆,构成一呈扁平状的本体,扁平状本体的中间具有一露出所述若干码片的圆形凹槽和一同心孔。
所述码片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多个。
构造一种采用由上述编码器的本体组装而成的编码器,包括若干个串接在一起的具有同一结构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圆形凹槽内的触刷、还包括穿过所述若干本体同心孔的用于带动所述触刷转动的旋钮轴。
所述本体可以是:1片、2片、3片、4片、5片、6片、7片或多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码片与电极一次冲压成型,在使用过程中,整个金属片面与触刷接触,可杜绝端子松动及接触不良的现象,易于生产、易保证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编码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逻辑开关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编码器用码片、电极一体成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逻辑开关用码片、电极一体成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编码器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逻辑开关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逻辑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3、图5、图7,提供一种用于编码器的本体,包括一组采用金属片一体成型,且沿同一圆心间隔排列的3个码片5,每一码片5的一端均向下延伸,间隔构成一排电极6,将所述3个码片2通过塑胶7包覆,构成一呈扁平状的本体8,扁平状本体8的中间具有一露出所述3个码片的圆形凹槽9和一同心孔10。
所述码片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多个。
构造一种采用由上述编码器的本体8组装而成的编码器,包括1个一上个具有同一结构的本体8,将所述若干个本体8用外壳体11串接在一起并在所述本体圆形凹槽9内设置触刷,旋钮轴12带动所述触刷转动并穿过所述每个本体的同心孔10。
所述本体8可以是:1片、2片、3片、4片、5片、6片、7片或多片。
实施例二,参照图4、图6、图8,提供一种用于逻辑开关的本体,包括一组采用金属片一体成型,且沿同一圆心间隔排列的3个码片5,每一码片5的一端均向下延伸,间隔构成一排电极6,将所述3个码片2通过塑胶7包覆,构成一呈扁平状的本体8,扁平状本体8的中间具有一露出所述3个码片的圆形凹槽9和一同心孔10。
所述码片可以是: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多个。
构造一种采用由上述编码器的本体8组装而成的编码器,包括4个具有同一结构的本体8,将所述4个本体8用外壳体11串接在一起并在圆形凹槽9内设置触刷,旋钮轴12带动所述触刷转动并穿过所述4本体的同心孔10。
所述本体8可以是:1片、2片、3片、4片、5片、6片、7片或多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林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林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PP结构的磁阻效应元件和磁盘装置
- 下一篇:图像拍摄设备和图像拍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