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492.2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2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佑;黄仲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2 | 分类号: | H01R12/22;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内部的连接器,用以实现两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
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如公元2006年5月2日公告授权的美国专利第7,037,117号揭露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分别连接一印刷电路板,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可达成两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及轻薄化的发展,上述板对板连接器在遇到冲击等意外情况时,容易导致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脱离,从而导致信号的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不易脱离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包括一插座本体及收容于该插座本体内的若干母端子,插座本体具有一基板,基板之侧边上分别垂直凸设有一侧壁,该等侧壁围成一配合槽,两相对侧壁之四个端部处分别开设有一容置槽;至少一第一卡扣件,其具有一主体部,该主体部之至少一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有一卡挡部;一插头连接器,其包括一插头本体及收容于该插头本体内的若干个公端子,该插头本体之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插接槽及两上、下贯穿的插接孔,插接槽与同侧的插接孔相互连通并组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以及至少一第二卡扣件,其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长条部,长条部两端分别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延伸部,长条部之两端并分别向该延伸部之同侧倾斜延伸而形成有一突起部;其中,第一卡扣件之主体部设置于该插座本体之容置槽内,且所述卡挡部伸入该插座连接器之配合槽内;第二卡扣件之长条部及延伸部分别设置于该插头本体之插接槽及插接孔内,且其两突起部露出于该插头本体之两侧,当插头连接器插入插座连接器时,第二卡扣件的突起部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
如上所述,当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在遇到机械冲击或落下等意外情况时,由于其第二卡扣件的突起部卡置于第一卡扣件的卡挡部下方提供稳定的保持力,从而可有效防止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发生脱离而影响信号的传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5为图4所示板对板连接器沿图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中第一卡扣件的立体图。
图8为图6所示板对板连接器中插座本体的立体图。
图9为图6所示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示板对板连接器沿图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板对板连接器 1 插座连接器 100
插座本体 110 基板 111
第一侧壁 112 第二侧壁 113
基座 114 配合槽 115
容置槽 116 竖直槽 1161
水平槽 1162 容置孔 117
母端子槽 118 母端子 120
第一卡扣件 130 主体部 131
基部 1311 弯折部 1312
卡挡部 1313 竖直部 132
第一凸块 1321 焊接部 133
插头连接器 200 插头本体 210
公端子槽 211 插接槽 212
插接孔 213 公端子 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型垃圾焚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电路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