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3359.7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6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山;周灿明;李伯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军山 |
主分类号: | C03B27/012 | 分类号: | C03B27/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设备 热风 循环 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加工生产钢化玻璃的设备,其加热炉体内采用辐射方式,对玻璃进行加热,其具体结构是在炉体内设置长的对流管本体,并向对流管本体内腔鼓风,通过对流管本体内腔的风受管体外的加热元件热量辐射,并从对流管本体表面上的数排射流口以大致呈垂向的射流喷至玻璃表面,对玻璃进行加热。但是,上述形状的对流管本体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对流管本体呈直管状,受鼓风机作用,风很快通过对流管本体内腔,因此,从对流管本体射流口射流出来的风吸热很小,导致其热效率很差,很难满足加热炉加热要求,甚至影响其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在对流管本体外表面盘绕螺旋状换热管,以使通过其内腔的风充分吸热,有效提高其热效率和成品率的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的:
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包括对流管本体,所述对流管本体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盘绕有中空的螺旋状换热管,螺旋状换热管上设有入风口和出风口,其出风口与对流管本体内腔相连通,对流管本体的外表面上还开有数排射流口或小孔。工作时,鼓风机向螺旋状换热管入风口鼓风,风沿螺旋状的换热管内腔缓慢移动,使其充分吸热后,再进入对流管本体,最后从对流管本体表面上的数排射流口射流出来。由于通过对流管本体内腔的热空气已在螺旋状换热管内充分预热,因此,其热效率很好,可满足加热炉加热要求,提高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于螺旋状换热管的前端和后端,螺旋状换热管前端还装设有球阀,其后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对流管本体一端。
所述螺旋状换热管的前端一段与对流管本体相垂直。
所述螺旋状换热管与对流管本体的外表面之间紧贴在一起,以提高其热传递效率。
本实用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通过在气流管本体表面上增设螺旋状换气管,使通过对流管本体内腔的热空气先在螺旋状换热管内充分预热后,再进入对流管本体内腔再次加热,最后从射流口以大体垂向射流喷至玻璃表面,其热效率高,可满足加热炉加热要求,提高成品率;再者,玻璃在炉体内除受到辐射加热外,还通过对流管以对流的方式将玻璃进一步加热,实现玻璃的热风循环强制对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螺旋状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包括对流管本体1,所述对流管本体1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延伸方向盘绕有中空的螺旋状换热管2,螺旋状换热管2与对流管本体1的外表面之间紧贴在一起,螺旋状换热管2上设有入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其出风口202与对流管本体1内腔相连通,对流管本体1的外表面上还开有数排射流口3。
所述入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分别设于螺旋状换热管2的前端和后端,螺旋状换热管2前端还装设有球阀4,其后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对流管本体1一端。其中,螺旋状换热管2的前端一段与对流管本体1相垂直。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是,螺旋状换热管2的前端一段并非与对流管本体1相垂直,而是近似水平状延伸,其射流口是对流管本体表面上的数排小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军山,未经周军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烘干晾伞架
- 下一篇:振荡式电容感应触摸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