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双螺旋电热线的按摩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153.4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97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军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F7/00;H05B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双螺旋 热线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按摩垫,尤其是一种内置双螺旋电热线的按摩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按摩垫,其结构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柔性垫体,垫体上安装有电控装置、按摩装置和普通电热线;普通电热线设置在垫体内并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普通电热线只具有加热作用。上述结构的电热按摩垫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按摩垫采用普通的电热线作为电加热元件,普通电热线只具有加热作用,而不具备自动控温的效果,为此,使用普通电热线加热的按摩垫还必须配置加热线的控温器件,故此,普通电热线功能单一,根本达不到全线控温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垫体属柔性器具,普通电热线的抗弯曲强度很低,其受压容易形变,影响加热效果,甚至造成电热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采用抗弯曲强度高,并且可达到全线控温的双螺旋电热线作为电加热无件,以提高安全性的内置双螺旋电热线的按摩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置双螺旋电热线的按摩垫,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柔性垫体,垫体上安装有电控装置和按摩装置,所述垫体内还敷设有双螺旋电热线,双螺旋电热线与电控装置电连接。本结构的按摩垫,通过在垫体内固定有双螺旋电热线作为电加热元件,双螺旋电热线具有很好的抗弯曲强度,不易受压形变;再者,双螺旋电热线可实现袋体全线控温的效果,有利于其整体加热均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所述双螺旋电热线由最内层至最外层分别包括芯轴、内层PTC螺旋电阻丝、NTC热敏层、外层螺旋电阻丝和外绝缘层。该结构的双螺旋电热线,其芯轴起固定内层PTC螺旋电阻丝作用;内层PTC螺旋电阻丝具有PTC特性,即:PTC正温度系数,温度越高其电阻率越大,能够实时输出随温度变化的信号;NTC热敏层具有NTC特性,即:NTC负温度系数,温度越高其电阻率越小,同样能够实时输出随温度变化的信号;外层螺旋电阻丝主要作用是发热功能;而外绝缘层主要是电绝缘作用。
为有利于使垫体整体加热均匀,双螺旋电热线呈曲绕状均匀地布设在垫体内。
所述垫体内还固定有定位散热板,双螺旋电热线设置在定位散热板上。双螺电热线可以通过定位散热板散热,提高其加热效果,以及有利于双螺旋电热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结构的电热按摩垫,采用了具有PTC和NTC特性的双螺旋电热线,该双螺旋电热线还具有很强的抗弯曲强度,受压不易形变;再者,双螺旋电热线配以电子控制线路,如:可控硅或比较器等,使双螺旋电热线达到全线路控温的效果,可实现袋体全线控温的效果,有利于其整体受热均衡;
2)、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按摩垫,简单地将双螺旋电热线替换普通电热线,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结构简单、合理,其装设工艺简易,且不易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双螺旋电热线的按摩垫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双螺旋电热线立体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置双螺旋电热线的按摩垫,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柔性垫体1,垫体1上安装有电控装置2和按摩装置3,所述垫体1内还敷设有双螺旋电热线4,双螺旋电热线4呈曲绕状均匀地布设在垫体1内的定位散热板5上,定位散热板5固定在垫体1内;定位散热板5只是根据设计需求而设置,双螺旋电热线4可以不需要定位散热板5而直接安装在按摩垫垫体1内;双螺旋电热线4还与电控装置2电连接。所述双螺旋电热线4由最内层至最外层分别包括芯轴401、内层PTC螺旋电阻丝402、NTC热敏层403、外层螺旋电阻丝404和外绝缘层405。
所述控制装置2上设置有可控硅6或比较器,可控硅6或比较器与双螺旋电热线4电连接。
为进一步提高对垫体加热的安全保护,可以在电路中增设保险管,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保险管也可以是与双螺旋电热线4电连接;若双螺旋电热线4损坏,保险管断路保护,以实现对垫体的加热保护。
上述结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是:在按摩垫体1内设置双螺旋电热线4;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实质,作任何简单的修改或等同变化,均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军,未经葛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推送消息的删除方法、服务器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