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044.2 | 申请日: | 2008-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0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孔再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再 |
主分类号: | B24D13/14 | 分类号: | B24D13/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产品表面抛光的磨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磨片是由塑料圆片、设置在塑料圆片背面的尼龙搭扣构成,工作时,通过尼龙搭扣将磨片固定在高速旋转的转动头上,磨片靠在需要打磨的物品的表面(如抛光砖表面)并在高速旋转的转动头的带动下转动,对物品的表面进行打磨。由于打磨时,需要在物品表面涂抹一些蜡水,蜡水在高速旋转的磨片的带动下,也高速旋转,并产生离心力,当离心力大于蜡水黏附在磨片外缘的黏附力时,蜡水就会被甩离磨片,这样,蜡水就会被大量的浪费。为此,有人在磨片表面设置一些直达磨片的直凹槽,以便将蜡水吸取进直凹槽内,但是,由于凹槽是直凹槽,直凹槽不可能与磨片边缘形成切角,使蜡水不容易进入直凹槽而被甩离磨片,而且,直凹槽边缘容易在砖与砖间的间隙中与砖产生碰撞,损坏砖或者磨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蜡水、耐用的、不易损坏被抛光物品的磨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塑料片、设置在塑料片背面的固定连接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沿塑料片正面的转动中心设置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外侧的进口位于塑料片的边缘,内侧的出口向着塑料片的转动中心。工作时,通过固定连接装置将磨片固定在高速旋转的转动头上,磨片靠在需要打磨的物品的表面(如抛光砖表面)并在高速旋转的转动头的带动下转动,对物品的表面进行打磨,涂抹在物品的表面的蜡水在高速旋转的磨片的带动下,也高速旋转,并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大于抛光剂黏附在磨片外缘的黏附力前,蜡水沿磨片外缘移动并进入弧形凹槽的外侧的进口,这样,在凹槽的接收下,蜡水非但没有被甩离磨片,反而沿凹槽进入磨片中心,从而防止了蜡水会被甩离磨片而浪费抛光剂。由于凹槽采用弧形,这样,弧形凹槽就容易与磨片外缘相切或者接近相切,使蜡水容易沿磨片外缘移动并进入弧形凹槽的外侧的进口。凹槽采用弧形,使弧形凹槽能顺畅地滑行于砖面及砖与砖间的间隙而不会与砖碰撞,导致磨片或砖损坏。另外,采用向心的弧形凹槽(如渐开线形凹槽或者螺旋形凹槽),抛光时,磨片上由弧形凹槽分割所形成的弧形凸面可实现多方向对砖面进行抛光,使抛光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不会浪费蜡水的、耐用的、抛光效果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塑料片1、设置在塑料片1背面1a的固定连接装置2,固定连接装置2是尼龙搭扣,塑料片1呈圆形,其特别之处在于沿塑料片1正面1b的转动中心O设置有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弧形凹槽3,弧形凹槽3的外侧的进口3a位于塑料片1的边缘1c,内侧的出口3b向着塑料片1的转动中心O。转动中心O呈凹陷状且与弧形凹槽3的内侧的出口3b相连通,以便收集弧形凹槽3收集的抛光剂。弧形凹槽3的外侧的进口3a呈喇叭状,以便抛光剂能顺利进入弧形凹槽3内。喇叭状外侧的进口3a的内侧边缘3a1与圆形塑料片1的边缘1c的夹角α为钝角,最好是相切,喇叭状外侧的进口3a的外侧边缘3a2与圆形塑料片1的边缘1c的夹角β为锐角。弧形凹槽3呈渐开线状或者螺旋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再,未经孔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扭转减振器
- 下一篇:摩托车发动机在线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