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合器主动摩擦片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2921.4 | 申请日: | 200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2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冯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秋明 |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国 |
| 地址: | 5240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主动 摩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摩托车离合器上的离合器主动摩擦片。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的一个主要质量问题是发冲和打滑,而引起发冲和打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离合器中摩擦副的自身粘接造成摩托车发冲,同时由于摩擦片自身结构造成摩擦副储油不够,加速摩擦片的过度磨损,而引起离合器的打滑,摩擦副包括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是由五片主动摩擦片和五片从动摩擦片互相间叠置构成一套摩擦组合使用。现有的主动摩擦片由纤维材料或胶木等材料制成环型片面,在环型片面的四周延伸出8个长条型支撑点,以使主动摩擦片固定在离合器上,为了能更好的散热,清洗摩擦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损耗遗留物,正反两方面摩擦面有多条渗油槽,从而防止遗留物导致主动摩擦片于从动摩擦片之间产生间隙,使其打滑。因为主动摩擦片双面都是摩擦面,所以在分离的时候不能平滑快速的分离,致使离合器分离的瞬间还会发出敲击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散热效果好、耐磨损、分离迅速彻底、分离时无响声的离合器主动摩擦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主动摩擦片包括圆环形状的片体,在片体的径向外圈上设有不少于三个定位凸块,定位凸块的外沿中部设有弧形缺口,在片体的正面上设有多条沿径向走向连通片体内圈和外圈的油槽,在片体正面上还设有连通弧形缺口和片体内圈的油槽,片体的背面为平滑面。
所述定位凸块的个数为八个,它们均匀分布在片体的径向外圈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圆环片体外圈设置开有弧形缺口的定位凸块,且在片体正面设有连通弧形缺口和片体内圈的油槽,片体的背面为平滑面,这样可以使发动机主轴甩出的润滑油聚集在弧形缺口处,很容易渗入到弧形缺口处的油槽,经油槽迅速流入,起到润滑、降温等作用,通过平滑面可以将两主动摩擦片结合在一起,然后再与从动摩擦片相间叠加使用,这样分离时起到缓冲作用,解决瞬间分离时发出的敲击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从动摩擦片叠加使用示意图。
图中:1片体,2定位凸块,21弧形缺口,3、4油槽,5从动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主动摩擦片包括圆环形状的片体1,在片体1的径向外圈上均匀延伸有八个定位凸块2,在定位凸块2的外沿中部设有弧形缺口21,在片体1的正面上设有多条沿径向走向连通片体内圈和外圈的油槽3,在片体1正面上还设有连通弧形缺口21和片体1内圈的油槽4,片体1的背面为平滑面,每两块主动摩擦片通过平滑面结合在一起为一组再与从动摩擦片5叠加在一起,五组的主动摩擦片与四块的从动摩擦片5相间叠加一起,在它们的外侧通过两从动压盘安装在离合器上,在这样分离时起到缓冲作用,解决瞬间分离时发出的敲击声,离合器工作时,外力施加于从动盘的两外侧,使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5相互夹紧,实现主动摩擦片带动从动摩擦片5转动,进而输出动力,本实用新型使用在离合器上与传统离合器比具有离合时噪音低、不易打滑、不发冲、分离时迅速彻底,无任何卡滞现象发生,且润滑散热效果好,主动摩擦片不易烧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秋明,未经冯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面石料贴砌定位固位装置
- 下一篇:钙、镁、锶还原竖罐盛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