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2597.6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5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永杨 |
主分类号: | E03C1/22 | 分类号: | E03C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洗手盆、厨房清洗池等水槽出口处的排水装置,属于给排水装备领域,包括筒体、固定筒体的环状紧扣件。
背景技术
早期洗手盆、厨房清洗池等水槽出口采用直接外接排水管,该排水装置很简单,但存在对控制杂物进入排水沟、以及流量控制等不足,已有对该装置改进的排水装置(也叫下水器),包括筒体以及固定筒体的环状紧扣件,筒体大部分从水槽出水口伸出,筒体末端边缘在出水口四周延伸,环状紧扣件安装在水槽出水口外,筒体及环状紧扣件连接部分通过螺纹活动连接,通过旋紧环状紧扣件可将筒体固定在水槽上。
由于上述排水装置尽管在筒体末端边缘下方设置胶垫等环状密封条,使用日久或其它意外,难免会有渗水现象,渗水会沿筒体外流传,进而流到地板上,影响周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构缺陷导致渗水会沿筒体外流传,进而流到地板上等诸多不足,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装置采用筒体安装在水槽外,固定用的环状紧扣件装在水槽上,环状紧扣件伸出水槽出口的环状边与筒体活动连接,即使有渗水也会沿环状边流入筒体内进入排水沟,不会影响周围环境。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装在水槽1出水口处的排水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筒体2、固定筒体2的环状紧扣件3,所述筒体2安装在水槽1出水口外,环状紧扣件3安装在水槽1出水口内的槽体上,环状紧扣件3可向筒体2内延伸的环状边31与筒体2活动连接,环状紧扣件3在出水口四周向水槽1内延伸的环状边32可将环状紧扣件3固定在水槽1上。
所述环状边31与筒体2上分别有对应的螺纹或所述环状边31外缘及筒体2入口的内缘固定嵌入对应的螺纹环41、42,环状边31与筒体2直接通过自身螺纹或螺纹环41、42活动连接。所述筒体2入口处的外边缘向内翻卷将螺纹环42固定,螺纹环41固定在环状边31上,采用这种结构加工更方便,结合牢固,使用寿命长。最好是螺纹环41、42沿周向内低外高,便于将渗水沿环状边31流入筒体内。
所述环状边31与筒体2也可以通过卡扣等现有的活动连接方式连接。
如果在所述环状边32朝向水槽1的部位设置环状密封条,如现有的橡胶环等密封材料,效果更好。
作为排水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可以在连接排水管的筒体出水口22与筒体2固定连接成一体,该出水口22可以直接与排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安装在水槽外,固定筒体的环状紧扣件安装在水槽内,环状紧扣件的部分环状边深入筒体内,即使有渗水也会沿环状边流入筒体内进入排水沟,不会影响周围环境。
2.由于对安装要求条件的降低,因此安装更方便,维护更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排水装置结构分解剖示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装置结构分解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排水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例说明:
1----水槽 11——水槽出水口 2、2A——筒体
21--筒体的入口 22——筒体的出水口 3、3A——环状紧扣件
31、32——环状紧扣件的环状边 41、42——螺纹环
5——橡胶环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排水装置结构分解剖示图,该排水装置筒体2A穿过水槽1,筒体2A末端边缘向水槽1出水口11四周延伸,且在该边缘下端设置橡胶密封胶环5,以便安装后水槽1与筒体2A外壁的密封,在筒体2末端边缘的下方紧接外螺纹,固定筒体2A的环状紧扣件3A为与筒体2A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环状紧扣件3A安装在水槽1外穿过筒体2A通过螺纹旋紧将筒体2A固定在水槽1上。由此可见,如果橡胶密封胶环5老化或安装不当、水槽或筒体变形就会导致渗水沿筒体外壁顺流而下,流到周围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如图所示的部分现有技术,筒体与外接排水管的连接结构也采用类似结构,同样会出现上述问题,而且制做安装都很不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永杨,未经罗永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