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的改良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2552.9 | 申请日: | 2008-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71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旭辉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644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杯具,具体来说是一种具双层结构的杯具。
背景技术
时下双层杯具由于其具有保温性能好的特点而得以广泛的使用,但就现有双层杯而言,其内外杯体大都系同材质构成,如市面上常见的不锈钢双层保温杯或双层玻璃杯,这种杯的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且不利温差较大的地方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公开一种杯的改良结构,加工简便,操作简易,从而达到适合于不同材质结构的内外杯的组合装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带开口的杯体、一可密封盖合于杯体开口处的盖体,其特别之处在于杯体由一外杯筒体、一套接在外杯筒体中的内杯、一可籍由螺纹旋接在外杯筒体下端口而将内杯顶压套固于筒体中的底座。
上述外杯筒体上端部内壁沿圆心方向呈缩颈状,于所述缩颈处的肩缘边向下延伸形成一拱圆环槽,于拱圆环槽中籍由U型密封圈密接所述内杯。
上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顶压所述内杯的垫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双层壁结构可通过组装方式完成,且拆装简便,这在一程度上能简化制造流程,减低生产成本。2、该装置巧妙地通过设置圆环槽来套接内筒并籍由底座的卡压而密封紧固在外杯筒中形成双层壁结构,这在技术上非常适合于不同材质的组装,尤其是将刚性材质(如玻璃等)内杯密封套接在塑性(如塑料等)外杯筒体中以形成双层壁结构的盛装容器,既保留双层壁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又能发挥内筒(金属材质、玻璃材质、陶瓷材质、保健矿石材质等)在盛装水液时的饮用卫生,再者可通过塑制外壳体的抗冲击性和高的伸缩性能,有利于克服各地因温差大而易缩、胀裂的缺陷;与此同时塑性材料更具对杯子的防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带开口的杯体1、一可密封盖合于杯体1开口处的盖体2,其特别之处在于杯体1由一外杯筒体3、一套接在外杯筒体中的内杯4、一可籍由螺纹5旋接在外杯筒体3下端口而将内杯4顶压套固于筒体3中的底座6。具体来说,它的实施方案是将上述外杯筒体3上端部内壁沿圆心方向呈缩颈状,于所述缩颈处的肩缘边7向下延伸形成一拱圆环槽8,于拱圆环槽8中籍由U型密封圈9密接所述内杯4。接着将垫圈10套接在底座6并通过螺纹5旋进外杯筒体3的下端口,旋入的深度以垫圈10能顶压到内杯4为好。
显然,在实际应用中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创新精神和实施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旭辉,未经陈旭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