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田间筑埂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282.1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0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斌 |
主分类号: | A01B13/02 | 分类号: | A01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742江苏省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田间 筑埂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筑田埂的设备,尤其是一种田间筑埂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长期以来,在田间构筑田埂都依靠人力完成,即使借助某些专用工具,依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往往田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机械化完成田埂构筑的田间筑埂机,从而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筑埂质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田间筑埂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前端呈“门”形,两侧通过轴承支撑有动力驱动的水平刀轴,所述刀轴两侧分别间隔安装将土壤拢向中部的两组螺旋状犁刀,所述机架后端呈由前端中部延伸出的倒“丁”字结构,两侧为位于刀轴后侧的成形板,所述成形板的后上方支撑有压实轮。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田间筑埂机在动力牵引带动下前行的同时,刀轴带动螺旋状犁刀旋转,将土壤拢向中部,并向后输送,在两侧成形板的作用下,起陇成埂,并经压实轮的压实,形成所需形状的田埂。容易理解,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筑埂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田间筑埂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机架主要由横梁6等构成。机架前端呈“门”形,底部装有朝前的铲刀11,两侧的侧板15通过轴承10支撑有动力驱动的水平刀轴9。该刀轴两侧分别间隔设有螺旋状分布的刀库8,其中插装将土壤拢向中部的两组犁刀7,犁刀7带有偏角的刀头呈弧形。机架后端呈由前端中部延伸出的倒“丁”字结构,两侧为位于刀轴后侧的倾斜成形板16,两成形板16之间的上方为挡土板14,后上方的支架3上装有可调节高度的伸缩杆1,该伸缩杆下端支撑有借助弹簧2下压的一对压实轮5,压实轮5后上方装有刮土板4,用于刮去压实轮上的泥土。
附图中其它标号的零件还有吊耳12、拉杆13、后盖板17和前盖板18。
本机经轮式拖拉机悬挂牵引,并作用动力源。工作时,动力由拖拉机输出轴通过齿轮箱带动刀轴旋转,从而带动刀轴上带有偏角成螺旋安装的犁刀旋转。筑埂机在动力牵引前行的同时,铲刀铲起泥土,经犁刀旋转,将两侧的泥土向中间聚拢,再甩向后边的成形板之间,由可调节压力的压实轮压实成型。
本实施例的筑埂机还可在拆去铲刀部件后,配装诸如旋耕机犁刀之类的配件,从而实现在未耕过的田中筑埂。
实践证明,本机作业效果很好,性能稳定,工作效率是人工的40~50倍,并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一、带有偏角刀头呈弧形的犁刀安装在刀轴上焊有呈螺旋状的刀库中,在各种环境中都可工作,并且不缠草;
二、在犁刀后侧安装有拱形挡土板,使铲刀铲起的泥土不会散落,而会被犁刀拢向中间;
三、筑埂机后端的两块成形板成等腰梯形状,可以使犁刀甩来的泥土挤压成形,然后经压实轮压实成形,无需人工辅助,筑埂质量优良;
四、去除铲刀和铲刀架,可使筑埂机工作高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使犁刀直接与地面接触,此时将两边各一排犁刀换成旋耕机犁刀,就可实现在未耕过的田中筑埂。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斌,未经韩国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生挖掘机
- 下一篇:一种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高效节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