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印刷机墨量控制的墨刀进、退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238.0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3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冲波;居国强;吴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12 | 分类号: | B41F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111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印刷机 控制 墨刀进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墨量自动控制,它包括电子控制和受其控制、驱动的墨刀机械两部分构成,本申请仅涉及墨刀机械部分即用于印刷机墨量控制的墨刀进、退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视觉感觉也随之变得敏感,对所看到的印刷制品和各式各样的包装要求完美,这对于印刷技术也是一种考验,要求印刷的控制精度精细,操作安装方便。现有的印刷技术的墨量控制一般采用电机直接带着拼装式的墨刀做直线进、退运动,调整墨刀头与汲墨辊之间间隙的大小,实现汲墨辊上墨量的输出多少。这种结构方式电气控制部分在墨刀的同一个水平后面,电机输出轴与墨刀直线进、退运动方向一致,导致整个机器向后位置较长,在印刷机现有的狭窄剩余空间下还占用了印刷人员的操作空间,造成了印刷人员的不方便;还有一种常用的结构是采用电机控制摇杆方式推动墨刀前进后退,这种结构机械加工复杂,机器安装不方便,造成了现场安装的缓慢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印刷机墨量控制的墨刀进、退传动机构,基于现在平版印刷机的操作空间都比较小的情况,给出了一种优化的结构设计方案,在满足控制精度的同时也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于印刷机墨量控制的墨刀进、退传动机构,通过改变墨刀头与转动的汲墨辊之间间隙的大小来达到精确控制墨量,其特征是在电机与墨刀机械之间设置转向机构,电机输出轴与墨刀直线进、退运动方向垂直。
所说转向机构为一对斜齿的锥齿轮啮合传动,其主动锥齿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被动锥齿轮驱动螺杆旋转、螺杆的直线位移传递给与之联接的墨刀;
所说转向机构也可为一对涡轮蜗杆啮合传动,其涡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蜗杆的直线位移传递给与之联接的墨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电机与墨刀机械之间设置转向机构使电机输出轴与墨刀直线进、退运动方向垂直的结构设计,保证了运动精度的同时节约了后端的空间,使印刷人员更方便进行机器的操作,同时这种结构机械加工不复杂,装配简单,模块式的设计使机器的现场安装简单快捷,解决了现有墨量遥控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1,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安装主动锥齿轮2,带动装在螺杆4上的被动锥齿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