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节型直行程阀门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2228.7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8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糜建立;邵杰;葛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31/60;F16K37/00;F16K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31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行程 阀门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型直行程阀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截止阀、闸阀一类通过驱动装置启闭的直行程调节阀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力、冶金、水利、污水处理等大型工程中,驱动装置应具有电动时过力矩保护功能、阀门行程限位保护功能、停电状态时能手动操作阀门的功能,以确保直行程调节阀的启、闭及开度调节过程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并在电等应急情况下不影响阀门的正常工作。传统的直行程调节型阀门驱动装置结构较复杂,易产生误动作而失去保护功能,力矩控制器不稳定,当阀门行程到达止点时,存在惯性引起的冲力,容易导致阀门的损坏;此外,手动操作装置结构复杂,电动和手动切换时易失灵而无法操作阀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具有过力矩保护功能,限位准确的调节型直行程阀门驱动装置。
本直行程阀门驱动装置包括机座、齿轮减速电机、手动操作机构和与阀门相连的丝杆螺母直行程机构,其特征在于齿轮减速电机与丝杆螺母直行程机构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轴和齿轮联动,齿轴与齿轮减速电机相连,螺母固定在齿轮的中心轴孔内。
所说的力矩控制机构含有固定轴套、可在轴套内伸缩的推杆、推杆上段设有关向凸轮、开向凸轮和上、下两限位螺母,关向凸轮、开向凸轮分别配有微动开关,上、下两限位螺母分别作为该两凸轮的微动开关触点,推杆下段伸出轴套并套接有复位弹簧,推杆下端与齿轮接触。
所说手动操作结构由连杆、固接在连杆内端的手动小齿轮、外端的手轮和设在齿轴上端的齿盘组成,小齿轮可通过连杆的轴向位移与齿盘啮合,连杆设有由定位槽、小弹簧和钢珠组成的轴向位移定位机构,小弹簧一端固定,一端与钢珠连接。连杆轴向外移时,钢珠嵌入定位槽时实现定位,连杆被轴向锁定,此时手动小齿轮与齿轴上端的齿盘正好啮合;转动手轮,可代替电机使齿轴转动,用于停电时代替电动操作。
本阀门驱动装置进一步的改进是:
设有行程控制机构,其包括电气控制模块、连接板、电位器、丝杆,连接板一头与丝杆连接,另一头与电位器触点接触,电位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气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设有缓冲机构,其是夹装在齿轮中心轴的上、下轴承之间的弹性元件;
所说弹性元件为碟形弹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机座内部设有力矩控制机构,使其具有电动时过力矩保护功能,并利用开关量来控制电机的开启与闭合,可设有行程控制结构,具有对直行程阀门的限位保护功能,并将阀门行程转化为电信号控制电机的开启与闭合,同时采用上述两结构后,对电动状态下工作的阀门实现了双保险功能,而手动操作功能,现只需通过手轮,外拉连杆就可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而设有的缓冲机构,将应阀杆的反向推力转化为弹簧的形变量,最大限度的保护阀门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行程控制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机座,2为齿轮减速电机,3为齿轴,3-1为齿盘,4为齿轮,5为螺母,6为丝杆,7为阀门,8为推杆,9为复位弹簧,10为关向凸轮,11为开向凸轮,12、12-1为锁紧螺母,13为轴套,14为关向微动开关,15为开向微动开关,16为电气控制模块,17为连接板,18为电位器,19为支架,20为连杆,21为小齿轮,22为手轮,23为小弹簧,24为钢珠,25为定位槽,26、26-1为上、下轴承,27为碟形弹簧,28为轴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齿轮4和齿轴3组成直行程传动机构,丝杆6与直行程阀门7相连,螺母5与丝杆6以螺纹连接并固定在齿轮4的中心轴孔内。齿轮减速电机与丝杆螺母直行程结构之间通过一对啮合的齿轴和齿轮联动,齿轴与齿轮减速电机相连,螺母固定在齿轮的中心轴孔内。
力矩控制机构包括推杆8、复位弹簧9、关向凸轮10、开向凸轮11,推杆8可在与机座固接的轴套13中上下移动,复位弹簧9套于推杆8下端并与齿轮4接触;关向凸轮10、开向凸轮11通过两锁紧螺母12、12-1分别固定在推杆8的上段,关向凸轮10、开向凸轮11分别配有关向微动开关14、开向微动开关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电站辅机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2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冷却器的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新型挡潮型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