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梗在线膨胀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043.6 | 申请日: | 200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2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韩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梅玲 |
主分类号: | A24B5/16 | 分类号: | A24B5/1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002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膨胀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制造企业使用的一种烟草膨胀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使用饱和或过热蒸汽的烟梗在线膨胀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烟梗或梗丝(切后烟梗)膨胀处理装置,通常由进料装置、高温高湿膨化装置、热风循环系统组成。例如申请号为2005101189346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烟梗膨胀设备,其特点是具有阀门分割开的第一和第二过热蒸汽处理段,该设备的第二过热蒸汽处理段始终处于加压加温状态,而其第一过热蒸汽处理段为间隙式工作,轮流充压加温和释压降温,以便在释压降温时从大气压力下实现进料,充压加温时使烟梗得到预热,并且在第一和第二过热蒸汽处理段压力平衡后,物料才能由第一过热蒸汽处理段进入第二过热蒸汽处理段。该设备是间隙式进料,间隙式出料,第一和第二过热蒸汽处理段始终是间隙轮流工作,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加工效率较低,能源利用率也较低。
2006100983145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烟梗膨胀设备,在加压处理仓的进出口采用旋转气锁代替密封阀,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间隙式轮流工作而不利于连续生产的问题,但其使用的气锁密封性不易得到保证,易产生蒸汽泄漏,且由于出口处的气锁在阻隔气流带出烟梗的同时,旋转气锁缓慢的开合,也会影响烟梗的释压速度,进而对烟梗的膨胀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梗在线膨胀加工设备,该设备保证烟梗连续化膨胀生产,同时又可实现较好膨胀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烟梗在线膨胀加工设备包括进料机构、加压加温机构、文氏膨胀管,带蒸汽入口的加压加温机构的出口连接文氏膨胀管,文氏膨胀管的出口连接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进料机构通过进料辅助机构与加压加温机构连接,进料辅助机构的进料端连接进料机构的底部,进料辅助机构的出料端连接加压加温机构的进料端上部;所述加压加温机构由垂直管、水平输送管、螺旋输送器组成,垂直管的进料口与进料辅助机构的出料口连接,垂直管的出料口与水平输送管的进料端相交贯通,水平输送管的出口连接文氏膨胀管,水平输送管内安装螺旋输送器;所述进料辅助机构由球型密封阀阀体、回转球体、U型物料槽和驱动器组成,在球型密封阀阀体内设回转球体,回转球体通过两端的转轴连接驱动器,回转球体内安装U型物料槽,球型密封阀阀体上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在回转球体旋转时分别依次连通U型物料槽。
实际使用时,烟梗物料由进料机构送入进料辅助机构的进料端,落入回转球体中的U型物料槽内,随着回转球体向球型密封阀阀体出料端方向的旋转,烟梗被带到球型密封阀阀体出口端,落入加压加温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①球型密封阀阀体和回转球体具有一般蒸汽球阀的结构而具有了高压密封作用,从而起到防止加压加温机构中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进料机构向外泄漏的作用,同时也得以将烟梗从常温常压的状态下,向加压加温机构中的高温高压状态中连续输送,从而实现了相对连续化的烟梗在线膨胀加工处理;②U型物料槽中的烟梗通过回转球体旋转,将烟梗从入口带到出口端,防止加压加温机构中的蒸汽向外泄露;③进料辅助机构能连续地将烟梗物料从由大气压力下送进高压高温状态的加压加温机构内,而无须另外装设旋转气锁、密封阀或预热蒸汽处理段;④经加压加温处理后的烟梗物料随后通过文氏膨胀管进行汽爆,实现快速降压而膨胀,可以保证烟梗膨化处理质量;⑤结构简单,在获得同等膨化处理质量的同时实现连续化生产,能够大幅度节约蒸汽能源,降低相应的生产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加压加温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进料辅助机构示意图。
图中:1 进料机构,2 加压加温机构,3 文氏膨胀管,4 蒸汽入口,5 出料口,6 进料辅助机构,7 垂直管,8 水平输送管,9 螺旋输送器,10 转轴,11 球型密封阀阀体,12 回转球体,13U型物料槽,14 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梅玲,未经韩梅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