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962.1 | 申请日: | 200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59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飞;潘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利用固持件连接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一般使用电连接器使电子产品内部的各个元件达成电性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并用于电性连接的端子。电连接器通过焊接端子于电路板上将电连接器与电路板连接。而有些电连接器仅仅凭借端子焊接于电路板上无法保证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固持力,一般会在电连接器上设置固持件帮助电连接器稳固固持于电路板上。
但是,在电连接器组装于电路板上之前,固持件在与绝缘本体的组装及电连接器的运输过程中,固持件难免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若固持件与绝缘本体不能够保证相互的定位,则在外力的作用下固持件与绝缘本体的配合会出现错位,从而当固持件焊接于电路板上时,还会使电连接器无法有效定位及稳定安装于电路板上。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固持件稳固的与绝缘本体配合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件,所述固持件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延伸的定位部及自基部延伸出的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收容槽,定位部设有抵靠于绝缘本体上的承载部、自承载部一端向所述收容槽内延伸的固持部及自承载部两端延伸并抵靠于绝缘本体上的挡片,所述挡片向端子侧延伸,且在水平方向上挡片一端到一端子的距离小于固持部到同一端子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固持件的固持部与收容槽的配合使固持件与绝缘本体固持并在水平方向上定位;固持件的挡片抵靠于绝缘本体上防止固持件受到外力后发生翘曲。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固持件与绝缘本体的配合易因外力影响而出现错位的隐患,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保证固持件与绝缘本体的准确固持及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中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是用于连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并可与对接物(未图示)对接并达成电性连接。该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若干端子3及固持于绝缘本体2两端的一对固持件4。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为纵长形,并具有可与对接物对接的纵长形对接部21、自对接部21底部两端延伸的座体22及自该座体22的两端沿纵长方向向外延伸的凸块23。所述对接部21的顶部开设有插槽211,该插槽211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有可导引对接物与对接部21对接的导引部212。所述座体22具有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底面221,所述底面221向下延伸有可插入电路板的定位柱222,座体22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收容槽224。所述凸块23的横向宽度小于座体22的横向宽度,并具有承载所述固持件4的承载面231及自承载面231凸出的凸起232。
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绝缘本体2设有收容所述端子3的若干端子槽213,该端子槽213与插槽211连通。所述端子3具有固定部31、自固定部31一端向上延伸的接触部32及自固定部31另一端弯折后水平延伸出绝缘本体2的焊脚33。所述接触部32收容于端子槽213中并沿所述插槽211的两侧纵向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