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光电感应的横编织机头运行量的计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937.3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2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林;巫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加林 |
主分类号: | D04B15/10 | 分类号: | D04B15/10;D04B15/00;G06M1/27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2662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光电 感应 编织 机头 运行 计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编织机,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光电感应的横编织机头运行量的计数装置。
背景技术
横编织机在进行花型编织时,编织机头上的编织控制机构要对针床上对应针槽内的织针进行选针动作,这就需要对横编织机头在针床上的运行量进行测量,以确定所选织针的位置。
目前横编织机头在针床上的运行量的计数是这样实现的:在针床沿横编织机头运行的方向(即与针床上针槽排列方向)上设置计数齿条,该计数齿条与针床上的针槽有对应关系,电磁接近开关在经过计数齿条上的每一计数齿时,产生磁感应信号,并传输给电脑进行计数,以确定编织机头运行位置。
现有这种采用光电感应的横编织机头运行量的计数装置采用电磁接近开关的来确定对横编织机头运行位置的装置,选针时,所对应的选针位置是一区域,即通过电磁接近开关的计数来确定压板对选针片进行压制的位置是一区域,而不是对应的一针槽的位置。所以现有的这种编织机头运行量的计数方法,不能适应本案申请人在前不久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编织控制系统”(申请号:200820036691.0)和与之匹配的“一种适用于电磁选针的织针组合”(申请号:200820036690.6)的工作要求的。该编织控制机构和织针组合没有选针三角和对应的选针片,选针时,其选针位置是对应于某一针槽位置的,编织机头运行时对应位置的计数必须与针床上的针槽一一对应。显然,现有的计数装置是不能满足这种新编织控制系统及织针组合的工作要求的。
此外,采用电磁接近开关确定编织机头位置的装置还存在如下不足:其一,接近开关所发出的信号仅包含位置信息,不包含运行方向信息;其二,电磁接近开关价格高,安装要求高(因磁感应范围在1毫米以内,因此安装精度也在毫米以内),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与本案申请人新设计编织控制系统及织针组合相匹配的、并且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的一种采用光电感应的横编织机头运行量的计数装置。它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安装在横编织机的针床及编织机头上,针床两侧分别设有活动与固定的,针板上平行排列着若干针槽,相邻针槽间的针槽间距为t,计数齿条沿横编织机头运行方向安装在针床上,其中在针床两侧分别设置计数齿条,其对应于活动针板一侧的计数齿条与该侧活动针板通过连接板实现联动,在横编织机头对应计数齿条的位置上并列着3个光电传感器,使计数齿条上的计数齿运行到每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时,处于该电传感器的一对发光管与受光管之间,所述计数齿条的齿间距为B,B=3t,3个光电传感器的安装距离以其最外一侧光电传感器为基准,其余两光电传感器按由近及远与该基准光电传感器的安装距离分别为L1、L2,L1=nB+t、L2=nB+2t,其中n=0、1、2、…的自然数。
在横编织机头上还可并列设置多于3个的X个光电传感器,所述计数齿条的齿间距B=Xt,并列着的X个光电传感器,以其最外一侧光电传感器为基准,设其位置编号为A0,其余光电传感器按由近及远的位置编号依次为A1、A2…AN、则A0位置的光电传感器与AN位置的光电传感器的安装距离为L(A0,AN),L(A0,AN)=nB+Nt,其中N=1、2、…、X—1,n=0、1、2、…的自然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至少三个电磁传感器与计数齿条上计数齿的对应关系,不但可产生横编织机头在针床上与针槽一一对应的位置计数信号,还可产生位移方向的信号,给编织机电脑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以便对其控制。而且,一旦有光电传感器出错,通过它给出的信号电脑立即就可做出判断,便于故障的及时排除。此外,光电传感器与电磁接近开关相比感应的位置十分精确,且要便宜得多,安装方便,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计数齿条、光电传感器在横编织机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活动针板一侧,针板与计数齿条联动示意图。
图3是三个光电传感器依次左移1齿间距的过程及对应位置的计数信号表达。
图4是三个光电传感器依次右移1齿间距的过程及对应位置的计数信号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加林,未经冯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活络扳手
- 下一篇:一种磨床进给速度控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