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像管电子枪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41276.4 | 申请日: | 200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42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育红;陈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J9/50 | 分类号: | H01J9/50;H01J9/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3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像管 电子枪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显像管电子枪回收装置,属于CRT电子枪回收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电子废弃物中废显像管的所占比例较大。每个显像管都有一个金属电子枪。电子枪是由灯丝、阴极、G1、G2/G3、G4/对中筒等金属片组成,这些金属片按一定顺序和间距封接在两根玻杆上,然后整体再装在显象管管颈内。国内外无CRT电子枪完整回收的先例,长期以来对电子枪只能按照废金属进行报废回收处理,
国内仅上海永新电子枪只回收其中的一个金属部件叫厚板(G3极,共5片)。在所有的彩色CRT显像管内都需要电子枪,电子枪发射电子束通过荫罩小孔轰击屏上荧光粉而发光,荫罩对红绿蓝起选色作用,达到红枪激发红粉点,蓝枪激发蓝粉点,绿枪激发绿粉点,从而呈现彩色工。工作时电子枪上为几万伏高压,因此电子枪要求很精密,不能变形,要完全去除灯丝等一次性使用物质,完整回收电子枪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像管电子枪回收装置,旨在回收电子枪完整并可回到生产线重新使用,提高电子枪的回收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显像管电子枪回收装置,其结构是包括下对中筒垫片夹具和下电子枪阴极工具,其中下对中筒垫片夹具包括紧固螺栓、上盖连接螺栓、下底连接螺栓、上盖、下底、空腔体(放电子枪),其中紧固螺栓将上盖与下底连接在一起,上盖与下底间是空腔体(放电子枪),上盖连接螺栓将上盖中的塑料块与金属块连接在一起(金属块是起抗击打及防气磨笔答磨坏夹具作用),下底连接螺栓将下底中的塑料块与金属块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下电子枪阴极工具包括螺栓、上爪、下爪、支撑柄,其中螺栓设置在支撑柄上,螺栓将上爪与下爪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回收后的电子枪可以作为部件重新返回生产线进行使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广阔的应用前景。解决了回收电子枪精密下焊点问题(精确分离对中筒/对中筒垫片/阴极),保证了回收电子枪不变形。解决了气磨笔易打坏及G3/G4间距不良多问题专门设计了电子枪夹具、为下阴极专门设计并定做了下阴极工具、极大的提高了回收电子枪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对中筒垫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是主视图,图1-2是侧视图,图1-3是俯视图,图1-4是图1-1中的A-A剖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下电子枪阴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1是主视图,图2-2是图2-1中的A-A剖视图,图2-3是俯视图。
图中的1是紧固螺栓、2是上盖连接螺栓、2’是下底连接螺栓、3是上盖、4是下底、5是空腔体(放电子枪)、6是螺栓、7是上爪、8是下爪、9是支撑柄。
具体实施方式
显像管电子枪回收装置,其结构是包括下对中筒垫片夹具和下电子枪阴极工具,其中下对中筒垫片夹具包括紧固螺栓1、上盖连接螺栓2、下底连接螺栓2’、上盖3、下底4、空腔体(放电子枪)5,其中紧固螺栓1将上盖3与下底4连接在一起,上盖3与下底4间是空腔体(放电子枪)5,上盖连接螺栓2将上盖3中的塑料块与金属块连接在一起,下底连接螺栓2’将下底4中的塑料块与金属块连接在一起(如图1所示)。所述的下电子枪阴极工具包括螺栓6、上爪7、下爪8、支撑柄9,其中螺栓6设置在支撑柄9上,螺栓6将上爪7与下爪8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
实施例1:21CV电子枪回收操作
一、无损放气、割枪,以高速气钻对真空管颈部钻两个孔放气,孔尽量靠管针(距离管基约15mm)。在分离浸泡前,用砂轮机对准玻璃管颈靠管基一边割,割裂玻璃后平稳水平取出枪体。
二、初检、收集,戴好手套,在良好光照下目视检验是否变形、受损、氧化发黄、脏污染,来不及做的枪件应放在压缩气专门储存柜中,在外摆放时间尽量不超过1天,环境湿度60%,温度22±5℃,洁净级1万~10万级,防止污染枪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放电灯电极封装结构
- 下一篇:齿轮减速电机驱动型设备的手动复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