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敞口容器灌装专用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258.6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17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耀明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B67B3/00;B67C3/2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63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敞口 容器 灌装 专用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油墨、油脂、沥青行业的自动罐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锥形敞口容器灌装专用设备。
(二)背景技术
锥形敞口容器多为塑料或金属容器,其能重叠在一起进行堆放和运输,大规模适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制药等行业。目前随着生产企业逐渐规模化,敞口容器的定量灌装机的自动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在生产前需要将叠加在一起的容器及容器盖分离出来,目前通常是采用人工分离,场地占用多,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效率低,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而为了使用方便,节省空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中转效率,将灌装封口后的容器直接堆放到标准托盘上,然后用叉车进行装卸。目前将灌装封口后的容器放置到托盘上这一工序,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动化,还处于落后的人工或半自动化操作,劳动强度高,效率低。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形敞口容器罐装专用设备,其可以自动分盖、上盖,将堆叠的锥形筒进行自动分离,将罐装好物料的筒自动堆垛,整套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生产效率较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其包括锥形敞口容器的自动分离系统、自动分盖系统、上盖系统、自动码垛系统,其特征在于:三者之间电控连接。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锥形敞口容器的自动分离系统,包括传送带、机架、控制器、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阻断定位系统、底部固定夹紧装置、提升夹紧机构、提升机构,所述阻断定位系统的入口阻断定位器和出口阻断定位器分别安装于所述底部固定夹紧装置的二侧,入口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入口阻断定位器的输入侧;所述底部固定夹紧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提升夹紧机构安装于所述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安装于所述底部固定夹紧装置的上方,阻断定位系统、底部固定夹紧装置、提升夹紧机构、提升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所述底部固定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夹爪位置检测传感器、位置信号传感器,所述固定夹爪位置检测传感器与气缸电控连接,夹爪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固定夹爪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夹爪的外侧;所述提升夹紧机构包括夹爪、底部夹紧到位传感器、所述夹爪安装于相对应的夹爪座,所述夹爪座分别套装于横向定位导向杆,所述夹爪座分别与对应侧的提升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底部夹紧到位传感器与提升夹紧气缸电控连接;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纵向定位导向杆、提升夹紧到位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提升夹紧气缸通过固定连接板安装于纵向定位导向杆,所述提升夹紧气缸的安装连接板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提升夹紧到位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升降气缸电控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和复位气缸背靠背设置,所述复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机架,所述复位气缸和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提升夹紧机构的夹爪包括上中下三组,且每组夹爪均对称安装于相对应的夹爪座;分离机构安装所述下组夹爪底部;所述机架入口一侧敞开,出口一侧下方开有出口通道,左右两侧面用隔板封闭,所述隔板上开有观察窗。
所述自动分盖系统、上盖系统,其包括自动分盖系统、上盖系统,所述自动分盖系统包括落盖框、侧定位装置和底定位装置,所述落盖框安装于支架,所述侧定位装置包括夹紧爪和气缸,所述夹紧爪安装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底定位装置包括底定位挡板和气缸,所述底定位挡板安装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自动上盖系统包括吸盘,所述吸盘安装于吸盘臂,所述吸盘分别通过软管与所述真空阀、加压阀连接,所述吸盘臂安装于气缸的活塞杆,所述气缸安装于翻转轴,所述翻转轴与旋转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落盖框落盖框包括框架、纵向导向柱,框架安装于支架,侧定位装置安装在落盖框的纵向导向柱外侧,底定位装置固定在落盖框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耀明,未经朱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