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及其壳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235.5 | 申请日: | 200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胡金奎;肖学源;朱志文;余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及其 壳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子卡,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壳体的电子卡。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许多电子卡产品都朝向迷你缩小化之方向发展,所以在有限的空间下扩充各项功能,许多电子卡便因应而生。一般电子卡包括电路板,其上、下分别设有一壳体,借此上、下壳体的结合将电路板装设于其中,并在二壳体的前端设置一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通过该电连接器将电子卡插接至一主机板上。
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64980号揭示的一种电子卡,其包括框架、后盖、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外部的壳体,电路板的前、后端分别固定于框架、后盖上,该电子卡还包括固定于框架前端的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壳体包括上、下壳体,上壳体向下延伸有第一凸片,第一凸片上设有第一开孔,自第一开孔的内底面向上倾斜延伸有干涉片,下壳体向上延伸有位于第一凸片内侧的第二凸片,第二凸片上形成有第二开孔,干涉片凸伸入第二开孔内,其顶端抵压于第二开孔的内顶壁上,从而限制了干涉片相对下壳体向上移动,干涉片与第二开孔内顶壁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大,以使干涉片相对第二开孔内顶壁不容易向外侧移动,从而使上、下壳体牢牢固定在一起。然而,使用者需更换电路板或其他原因而须将两壳体分开的话,必须使干涉片克服其与第二开孔内顶壁之间的较大摩擦阻力,难度较大,即使使用强力拆开,至少会导致第一或第二凸片报废,以致不能再次组装。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卡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电子卡及其壳体结构。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其包括:架体、固持于架体上的电路板及包覆于架体外部的壳体结构,电路板连接有凸伸于壳体结构外侧的电连接器,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分别设于上下位置的上、下壳体,上壳体设有卡扣部,下壳体设有与阻挡部沿上下方向相卡扣的阻挡部,所述卡扣部设有与阻挡部相抵触的弧形压接部。
为达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卡壳体结构,其包括分别设于上下位置的上、下壳体,下壳体设有阻挡部,上壳体设有与阻挡部沿上下方向相卡扣的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有与阻挡部相抵触的弧形压接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由于压接部为弧形结构,电子卡需拆卸时,仅须使阻挡部向卡扣部外侧稍微偏移,使阻挡部沿压接部滑动而脱离卡扣部,难度较小,而且壳体结构不会遭到破坏,可再次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点划线内侧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100包括架体1、固持于架体1上的电路板2及包覆于架体1外部的壳体结构4,电路板2连接有凸伸于壳体结构4外侧的电连接器3,壳体结构4为金属板材,其包括分别设于上下位置的上、下壳体5、6。
架体1设置为一框架结构,其包括前端部11、后端部12及分别连接于前、后端部11、12上的两侧部13。两侧部13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容纳空间14,容纳空间14用于收容电路板2,前端部11设有与容纳空间14相连通的收容空间110,两侧部13分别具有延伸入收容空间110内的第一凸块131,前端部11具有位于前端外侧的向上延伸的第二凸块111,第一、第二凸块131、111之间形成有凹槽112。两侧部13设有上下贯穿的若干固持槽132。后端部12外侧设有若干凹陷120及自凹陷120中部向内侧延伸的定位槽121。
电连接器3包括绝缘本体3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3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2。绝缘本体31具有供对接端(未图示)插接的对接端口310,导电端子32包括与绝缘本体31相固持的固持部(未图示)、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入对接端口310内的对接部320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31的与电路板2连接的连接部322。绝缘本体31具有向后延伸的位于连接部322外侧的两臂部312,臂部312具有设于内侧的凸块313,绝缘本体31的上下两侧还分别设有凹陷部314,凹陷部314的两侧设有上下贯穿的收容槽315。电路板2包括主体部21及自主体部21向前延伸的与连接部322电性连接的导电端22,导电端22的外侧形成有位于主体部21前端的缺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细漆包线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千斤顶耐久试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