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板式加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41191.6 | 申请日: | 2008-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4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根;马达;朱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H05B3/20;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华芳 |
| 地址: | 21221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板式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热器,尤其是一种用于对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进行现场热套即加热的超薄板式加热器。
背景技术
水电站的机组在运行时,其水轮发电机的转子磁轭会受到很大的离心力,转子直径越大或者转速越高,则产生的分离间隙就越大,这不仅会使机组产生摆动与振动,甚至还会使转子支架立柱上的挂钩因受冲击而断裂,造成重大事故,因此转子组装时,在磁轭叠装后,必须对磁轭采取打键的方法,预先给磁轭和转子支架施加预紧力,使磁轭与转子支架的径向紧量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对磁轭打键一般分两步进行:先在自然温度状态下打键,谓之冷打键,然后在热状态即设定的较高温度下打键,谓之热打键。在热打键时,目前都采用铜损法、外挂式加热法、管状加热法等对磁轭进行加热,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加热不均、容易变形、消耗能源等弊病。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我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出了目前最先进的新型水轮发电机转子,该转子为了节能,取消了原有环状空气流动槽,将磁轭分成2~3段的方式,只留下无数个只有几毫米宽的空气流动槽。由于新型转子结构与传统转子结构完全不同,且磁轭叠片方式为前所未有,故已有的热套技术虽有弊病,却也不能适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为新型高效节能水轮发电机转子提供一种给转子磁轭加热时间短、能耗低、磁轭各部份加热温度均匀的超薄板式加热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引出导线,其特征是该加热器设有长宽与水轮发电机转子空气流动槽相匹配的长方形薄板式外壳,靠外壳的两侧面于纵向设有两片薄型硅晶片,在两硅晶片之间,于纵向中心线两侧平行对称设有两片薄型发热体。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因本实用新型为超薄板式加热器,所以在加热时,可灵活地将本加热器一片一片插入新型水轮发电机转子只有几毫米宽的空气流动槽内。
2、加热器绝缘性能好,强度高,不易弯曲。
3、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断面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图。
图中:1、外壳2、硅晶片3、发热体4、铆接孔5、引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超薄板式加热器,其包括引出导线5,特征是该加热器设有长、宽与水轮发电机转子空气流动槽相匹配的长方形薄板式外壳1,靠外壳的两侧面于纵向设有两片薄型硅晶片2,在两硅晶片之间,于纵向中心线两侧平行对称设有两片薄型发热体3。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的强度,特在长方形薄板式外壳1的纵向中心线上,还均布设置铆接孔4。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转子磁轭热套即加热技术工作中。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只要将本加热器一片一片插入新型高效节能机组转子的空气流动槽内,然后将各引出导线接至温控设备,进行加热并保温,直至达到要求后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