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的驱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139.0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0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A01M2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3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驱鼠器 | ||
1.一种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包括一个固定于壳体内的驱鼠信号发生装置,该驱鼠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产生高频脉冲信号的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鼠信号发生装置还包括与振荡器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以及控制驱鼠信号发生装置中各电路单元电源通断的开关控制器,该开关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汽车蓄电池连接,其控制端与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连接;以及与开关控制器连接的高压电变换器,该高压电变换器将开关控制器输出的低电压变换成高电压输出;以及与开关控制器连接的时钟振荡器;以及与时钟振荡器输出端电连接的闪光电路,闪光电路接收来自于时钟振荡器的脉冲信号后发出闪光;
所述机动车辆的驱鼠器还包括双重高压屏蔽匝线及电连接于该双重高压屏蔽匝线上的多个导电部件,所述双重高压屏蔽匝线与驱鼠信号发生装置的高压电变换器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电路包括两个串联在一起的发光二极管(LED1、LED2)、三极管(Q5)以及双向触发二极管(D3),二极管(LED1)的阴极连接时钟振荡器的输出端,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基极与双向触发二极管一端连接,该双向二极管另一端通过电容(C12)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器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7)与汽车蓄电池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稳压管(D2)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为电源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3、R27)连接汽车蓄电池正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开关电路的控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包振荡电路、差分放大器以及压电片,所述振荡电路将来自于振荡器发出的高频率的脉冲转换成有规律的振荡信号输出到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将该振荡信号放大后输出到压电片,压电片在振荡信号作用下发出超声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还包括用于指示超声波发生器工作状态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与限流电阻串联形成的支路并联于振荡电路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包括夹持装置、设置于夹持装置上、下端面的上、下金属块以及导电螺钉,夹持装置夹住双重高压屏蔽匝线,夹持装置上、下端面均设有通孔,上、下金属块上均设有通孔,导电螺钉依次穿过金属块和夹持装置的通孔后剌破双重高压屏蔽匝线绝缘层与双重高压屏蔽匝线的线芯形成电连接,金属块通过导电螺钉紧压在夹持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机动车辆的驱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对对称的上、下夹板,夹板的端面上均设有多条凹槽,上、下夹板夹持双重高压屏蔽匝线后通过螺钉紧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汉得利(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1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推内撑式车辆减速器执行装置
- 下一篇:具寻标功能的行车警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