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防锈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1030.7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毕权任;李明军;赵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8005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输电 线路 杆塔 接地 锈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防锈蚀装置,属于输电线路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点多、面广,大部分杆塔地处河网、圩田区域,杆塔接地体长期在农田中侵泡,经受农药、肥料等化学元素的腐蚀,随着输电线路运行时间的年久,杆塔基础及接地体长期在水中侵泡,在对输电线路杆塔周期性开挖检查中发现,接地体在地下20~30公分处锈蚀严重,接地体锈断现象较多。为保证杆塔接地体时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针对不符合标准的接地体都进行了更换改造,重新埋设新接地体,每年投入接地体更换改造的人力、物力较大,特别是地处农作物处的杆塔,重新改造对农民种植的庄稼损坏较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而施工难度大,同时企业每年投入更换改造的费用较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施工人员更换改造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制一种防止杆塔接地体锈蚀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防锈蚀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杆塔接地体在地表以下部位的锈蚀,对减少检修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改造费用,提高劳动效率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防锈蚀装置,所述防锈蚀装置包括圆筒形的防护管和填充于防护管内的填充物,所述防护管套接在接地体外位于地表以上及地表以下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防护管是直径为50mm、长度为400mm的PVC管。
所述填充物为填充于防护管内的C15混凝土。
所述防护管套接在接地体外位于地表以上100mm至地表以下300mm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防锈蚀装置为套接在接地体外的PVC防护管,在防护管内填充有C15混凝土,以达到隔离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目的,阻止化学元素对接地体的腐蚀,这样接地体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不锈烂,不需要更换改造,降低了改造费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防护管,2、填充物,3、接地体,4、杆塔。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防锈蚀装置,所述防锈蚀装置包括圆筒形的防护管1和填充于防护管内的填充物2,具体实施时,防护管1采用PVC管,填充物2采用C15混凝土。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首先,在杆塔4的地基部分以及接地体处的地表进行开挖,开挖的深度约为400-500mm,截取一段长度为400mm、直径为50mm的PVC管作为防护管,套接在接地体3外,防护管套接在接地体外位于地表以上100mm至地表以下300mm处,接着人工搅拌C15混凝土灌入PVC管中,振捣不出现蜂窝眼,再覆土夯实即可。达到了隔离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目的,阻止化学元素对接地体的腐蚀,这样接地体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不锈烂,不需要更换改造,降低了改造费用,有较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实用新型的防锈蚀装置简单实用,安装方面,实用价值低,可以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1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极延时开关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媒体播放功能的校园餐饮收费终端机